收藏種種,紛繁駁雜,且有官民高下之分。書畫一品,至為典雅。
煬帝都洛,不僅在坊間廣搜經籍異本,并且在觀文殿后建妙楷、寶籍二臺,將所得法書、名畫秘藏其內。妙楷、寶籍二臺所藏書畫甚多,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名僧智永的《千字文》等,都因此得以流傳至今。
晉人王羲之撰寫的《蘭亭集序》、唐人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宋人蘇軾的《寒食帖》為書法史上三大行書法帖。唐太宗愛書,遣人廣泛收集書畫于民間,其對《蘭亭集序》傾慕已久,后來得于智永和尚弟子辯才之手,視為至寶,經常研習臨摹,最終隨其葬于昭陵之中。
名人收藏,書畫為最,自古迄今,多不勝舉。宋代私人收藏家首推米芾,米芾善書畫、精鑒賞,撰有《書史》《畫史》,另有《寶章待訪錄》等,記錄了他自己及其目睹耳聞之書畫珍品。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不僅藏書一萬卷,并且集錄三代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加上他這一個老頭,遂以“六一居士”自稱。趙明誠、李清照伉儷更是抱“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畢生以收藏金石字畫為趣,收藏頗豐,有《金石錄》存世,其《金石錄后序》記載了二人收藏書畫之經歷,文辭婉約,真切動人。
近代收藏家如張伯駒者,被稱為“天下第一藏家”,為了收藏展子虔的《游春圖》,不惜賣掉自己的豪宅“叢碧山房”。他還以110兩黃金收購范仲淹的《道服帖》,以4萬大洋購得晉代陸機的《平復帖》,使這些國寶免于流失海外。
徐悲鴻不僅是一位現代繪畫巨匠,更是一位收藏大家。他付出畢生心血,收藏了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代表作1200余幅,如唐朝的《八十七神仙卷》、宋朝的《朱云折檻圖》、明朝的《梅妃寫真圖》和《右軍書扇圖》、清末的《風雨歸舟圖》等。
書畫收藏意義多,今人收藏多為陶冶性情,賞物益智。如何收藏,是對收藏者學力、眼力、實力的考驗。
書畫收藏,莫以人論。韻味至上,切忌庸俗,古者難得,近人可選。今人書畫流派眾多,選取余地更大。古人鑒賞書畫,凡怪、詭、異、丑、臟者,皆視為無品格之作。今人有炒作走紅者,多見于文辭零散、繁簡雜處、章法顛倒,或亂出怪招把書法搞成圖畫,或別出心裁把漢字堆成瓦礫,借此招搖惑眾,因此凡初涉藏事者須慎之!
古來書畫收藏,有國家、大家、藏家、把玩者之分,收藏之動機各個不一。“丹青翰墨因緣舊,今古煙云供養益”。愿鐘情書畫的收藏者,一窺篆隸知秦漢,且向塵埃拾寶珍,慧眼識物,得其樂哉�。尻柾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