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夠亂的,的確應該加強行業自律,而且,白酒業正陷入盲目擴張。你可以去茅臺鎮看看,到處都是在建中的廠房。各地也是這樣,都在拼命包裝自己,拼命沖產能。5年之后白酒業將進入‘戰國時期’,那時,價格戰將大規模打響,白酒企業將陷入殘酷的淘汰戰。”海南椰島集團董事長助理肖竹青對《新財經》記者表示。
過度包裝、虛假宣傳、文化亂象、假冒侵權,白酒業陷入了一場場亂戰。近期,“國酒茅臺“的商標之爭未平又陷利益輸送風波,古井貢酒(36.50,-0.30,-0.82%)陷入了勾兌門,西鳳酒業陷入了業績造假風波。
亂象
“為了給本地GDP作貢獻,很多省政府已經不喝茅臺了。陜西喝西鳳超高端產品——大師級和泰斗級國典鳳香,湖南喝酒鬼酒的內參,江西喝四特——東方韻,反正省政府大都已不喝茅臺了,當然除了貴州。”肖竹青向本刊表示,茅臺、五糧液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
除了“三公”消費政策趨緊外,茅臺還面臨兩條戰線,高端白酒的圍攻及地方白酒企業的挑戰。
不少地方品牌推超高端的“膽子”特大,詩仙太白的盛世唐朝系列,定位千元消費。紅樓夢酒業推出永樂古窖酒可賣到5萬元以上,僅精美絕倫的包裝就價值不菲。“概念對高端白酒的營銷起了很大作用。”有業內人士一語道破。這些貼著昂貴標簽的白酒,要么“經典”,要么“洞藏”,還有“古窖”、“典藏”、“封壇”,年份酒感念早已過時。
這明顯是在搶茅臺等高端酒的奶酪。
“白酒行業目前最核心的競爭是產生在全國性品牌和區域性強勢品牌次高端產品之間的競爭。”廣西丹泉酒業營銷有限公司大區總監梁麗仙對《新財經》記者表示,國家限制“三公“消費在白酒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對白酒行業的實際影響并沒有行業想象得那么大,相對于經濟大環境對白酒行業的影響,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它給地方性白酒企業帶來了機會,各地政府也大力扶持本地酒企。
但茅臺還是想抓住正在流失的市場,于是制造更大的概念,并且把它上升到商標的層面,從而成為了茅臺的一記狠招。
去年11月,在茅臺的力邀下,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局長許瑞表、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主任何訓班等組成的調研組赴茅臺集團,對“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相關事宜進行考察調?研。
這其中的勾兌到底怎么進行的不得而知,但在申請了9次之后,國酒茅臺終于在今年的7月初審獲得通?過。一時間輿論大嘩。
這不是茅臺集團第一次申請“國酒茅臺”商標,但這次,卻遭到不少白酒業企業的圍攻。這或預示著,高端白酒之間的競爭白熱化。你可以去市場看看,包裝一個比一個豪華,品牌系列越來越多,但無疑,茅臺申請國酒商標打到了很多酒企的痛處。
茅臺集團已經使用“國酒茅臺”這一廣告語多年,業內也是嗆聲不斷,都說自己也曾是國宴用酒。但這次茅臺一旦成功,其他的酒企就不能再用了,否則就得吃官司。
“這種利用國家信用背書自己的做法是一種不公平競爭,損害了其他白酒企業的利益。”肖竹青對《新財經》記者表示。
“茅臺集團其實沒有必要非要申請國酒茅臺商標。”業內資深人士張華認為,這次其申請“國酒茅臺”商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引來如此大的質疑。張華認為,對品牌的認知是建立在消費者心中的,民間自有公論,不是非要通過注冊商標來體現,“消費者不認可,注冊了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