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法祀油畫《演劇隊的晨會》(1948年),估價人民幣480萬—680萬元。
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廣州巡展于4月26日至28日在廣州舉行,中國嘉德相關人士26日在廣州稱,在2012春拍“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中,將為藏家呈上20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傳統繪畫、當代觀念、版畫及影像、中國雕塑五大板塊180余件拍品,主打“精品油畫”概念。
其中,20世紀中國早期油畫板塊云集了徐悲鴻、顏文梁、林風眠、龐熏琹、唐一禾、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馮法祀、艾中信、孫宗慰、李宗津、涂克等早期油畫精品。最為奪目的是,馮法祀現實主義扛鼎之作《演劇隊的晨會》(144x200cm)將首次亮相拍場。
據中國嘉德油畫部高級業務經理李艷鋒先生介紹:“《演劇隊的晨會》是馮法祀教授從自己眾多表現抗戰時期抗敵演劇隊艱苦火熱的戰地宣傳演出生活的素描及速寫中遴選出來創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對抗敵演劇隊八年戰地宣傳演出生活這段感人卻少為人知歷史的重要記錄、表現和佐證,補遺了抗戰時期中國油畫的史料缺項;更是他為數不多的大幅現實主義主題性創作重要代表作品之一。目前此幅作品的估價為480萬至680萬人民幣。”
《演劇隊的晨會》這幅作品的畫面構圖很新穎和具有獨創性。畫面的構圖突破了傳統繪畫創作上的舞臺場景式構圖,畫家本人作為抗敵演劇隊的一名隊員,親身參與在會議的場景當中,雖然整體生活環境空間不是很大,畫家所處的視點也很低,但是畫家的視野范圍和畫面卻很寬廣,就好像是照相機用廣角鏡頭拍攝出來的大視野效果。根據參加會議的隊員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畫家把前景的人物塑造的很大,中景及后景的人物依次縮小,形成了人物形象大、中、小的不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遠、中、近三個不同的空間層次,把畫面的透視空間和藝術空間營造得很深遠,這種近大遠小的反差就造成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據藝術家回憶,1945年3月,東南亞地區的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畫家馮法祀教授所在的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抗敵演劇宣傳隊第五隊奉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命令赴緬甸臘戍、西堡、密支那等地巡回演出,慰勞當時在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依照抗敵演劇五隊的工作慣例,每天清晨起床后都要由隊長或隊副召開一次由全體隊員參加的工作晨會,總結前一天的工作和安排當天的工作計劃,比如排練什么劇目、演出什么劇目、演出劇目角色的安排和分配、以及在當地向民眾進行什么樣的抗日宣傳活動、唱什么歌曲等等。
當時身為一名演劇隊隊員的馮法祀教授,一方面參加演劇隊的慰問演出和宣傳工作,另一方面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寫生駐地周邊的風景以及演劇隊的工作和生活情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演劇隊的晨會》這幅油畫作品,就是畫家馮法祀教授根據自己1945年抗敵演劇隊在緬甸密支那巡回演出的駐地參加某一天的晨會時,一邊坐在自己地鋪的位置上聆聽著隊長徐桑楚講話安排當天的工作日程,同時也立刻以一個畫家敏銳的眼光發現眼前的這個會議場景雖然每天都會發生,很普通、很平凡,但在其中卻擁有著抗敵演劇隊火熱的戰地演出工作和生活所獨有的氣息,是一個不僅并不平凡的、而且是很難得的創作素材,于是立刻拿出速寫本,以他所坐的地鋪位置較低的視點很快畫出的一幅鉛筆速寫為基礎,而后在時隔三年以后的1948年于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任教期間正式構思創作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