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書壇畫苑 > 書畫資訊

      “海上生明月”展出600余幅作品

      2012-09-21 17:44:48 來源:

      布展人員正在做最后的沖刺

        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為此次“海上生明月”大展的鎮館之寶。

        中華藝術宮開幕5大展覽重在“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大展,該展僅展品就有600余幅,占到開幕展所有1400件展品的將近一半。

        面對數以千計的海派藝術名家、數以萬計的海派藝術杰作,策展人的選擇顯然是極其艱難的。本報記者就此獨家專訪了本展策展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術評論家湯哲明,了解到其中的一些細節。

        多年夙愿:

        最應該辦,而多年未辦的展覽

        中華藝術宮將“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作為開幕首展,上海美術界沒人感到意外,因為這確實是一個最應該辦,而多年未辦的展覽。

        策展人湯哲明告訴本報記者,這個系統梳理海派藝術的大展,已故國畫大師程十發多年前當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時就想辦,一代書畫名家方增先入主上海美術館時也想辦,但都未如愿。“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原因,海派藝術太博大精深,上海竟沒有一個美術館能承載如此龐大的展覽。”

        但上海美術界從來沒有放棄過舉辦海派藝術大展的想法。湯哲明對本報記者說,上海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城市,也是藝術交易最早與西方制度接軌的城市,所以在1949年之前的100年,這里便逐漸形成了中國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海派藝術如此興盛,便與這最大的市場有關。”湯哲明為記者描述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賣畫授藝是一派興盛景象。大量藝術人才云集于此,可謂海納百川。其中很多畫家都不是上海人,但都受到海派的深刻影響。比如齊白石雖是湖南人,卻深受吳昌碩弟子陳師曾的影響。徐悲鴻雖是宜興人,卻成名于上海。

        湯哲明說,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全國最優秀畫家都在上海,海派畫家曾占到全國畫家的7成。所以全國沒有一個城市比上海更迫切想舉辦一個海派藝術大展�?梢哉f,正是擁有6.4萬平方米巨大展覽空間的中華藝術宮,為這個展覽的舉辦提供了契機。

        費心策展:

        海派藝術家太多,優中選優

        按照“海上生明月”大展的整體思路,被納入策展視野的包括1949年之前100年和之后50年的海派藝術家。湯哲明向本報記者透露,“海上生明月”展覽第一部分“海上墨林”主要是講清末海派藝術的狀況,這一部分的海派藝術家就有近1000人。策展第二部分“摩登時代”時發現,民國時代的海派中國畫家也有數百人。

        如此龐大的海派藝術家群落,讓策展人備感自豪之余,也有一點小小的犯難——該選誰的作品為好呢?“如果這些畫家都入選,那中華藝術宮再大也不夠用。

        最后萬般無奈之中的湯哲明惟有優中選優,只保留那些最為著名的。這樣,湯哲明負責的民國海派中國畫家就從當初的數百人最終聚焦到幾十人,選畫將近200幅。

        即便經過如此艱難的選擇,最終“海上生明月”還是占去了中華藝術宮49米層和41米層的8個展廳,共600余幅作品。其數量達到了中華藝術宮5大開幕展覽1400件展品的將近一半。

        詳略有度:

        不惜給“鎮館之寶”獨辟展廳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海上生明月”大展即便面臨“人多地少”的局面,中華藝術宮這次仍獨辟專廳陳列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12屏。這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湯哲明告訴本報記者,盡管在整個策展過程中常常遇到“選誰好”和“選哪一幅作品為好”的難題,但是對《群仙祝壽圖》專館陳列,大家并無異議。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