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書壇畫苑 > 書畫資訊

      回歸,還是出發?“老萬”撐起一片天

      2015-06-18 10:09:45 來源:

       

      •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新華通訊社新華書畫院主辦,中國油畫院承辦。北京融通四海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新華通訊社《中國名牌》雜志社、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協辦的王剛油畫作品展將于2015621日在中國油畫院開幕。媒體協調:上海藝冬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傤檰枺汉螙|君,總策劃:宋冬。
          中國油畫院楊飛云院長策展并撰寫展覽前言。聯合策展人:支華佳、劉艷。王剛這次個展,展出近十八年來的70余件精品力作,有老萬頭像、老萬群像、五臺山風景等。其中,《太行山》高2.8米,寬5.4米;其它高兩米以上的畫作30余件,除新作《黃河六號》和少量早期的人體、肖像、靜物外,大部分曾經在全國多個省美術館巡展,曾因其宏大深沉的精神內涵和雄強古樸的藝術風格,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

        “靜守本心,根植大地,神通遠古。探尋泥土既為形式又為內涵的雙重隱喻,創造多種可能的獨特的根性藝術語言。崇宇宙,敬山河,鑄魂魄,聚天地精氣,為萬千庶民造像。”王剛這一創作理念引起了觀者的共鳴:

        “泥土沒有時間性——但是沒有時間性的泥土質感,一旦和這些巨型頭像結合,就自然地獲得了深刻的歷史性,幾千年來人與黃河的漫長歷史,就此在這些頭像里默默地演繹。正是這演繹,讓人們在面對它們的時候,不能不感動萬分,以致血脈噴張。”

        2.jpg

        王剛,中央美院第十屆油畫研修班畢業,中國美協會員,河南省美協理事,河南省油畫藝委會副主任,河南油畫學會副會長,中原工學院教授,現居北京。

        在中央美院、河南、寧波、黑龍江、山東等美術館及中國油畫院多次舉辦個展。
        參加過全國第六、八、十、十一屆美展,全國首屆、第三屆油畫雙年展,“農民·農民中國美術館藏品暨邀請展”,“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展”等多次群展。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河南、黑龍江、山東省的美術館、寧波美術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加拿大等的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

        出版過《中國美術家叢書·王剛畫集》、《中國當代美術家王剛畫集》、《王剛-老萬系列作品集》、《河南省美術館館藏·大地之子王剛當代藝術作品集》、《大地·王剛油畫作品》

        王剛從中央美術學院十屆研修班畢業展上便開始了他象征意味的“老萬”系列創作,這是他以一種特有的大愛精神對底層人民生活的體驗與表現。長久以來,他的藝術始終持守著這個主題,融合了油畫、雕塑、裝置、行為等語言方式,探求藝術表現的可能性,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

        中央美院造型學院院長、著名畫家戴士和教授2009年曾致信王剛道:“改革開放30年,民工是新生最大的社會人群,他們的命運就是整個民族的命運。你的作品正是把題材上升到人的高度,而非就事論事,你新的行為方式進一步加強了參與感,一種徹底當代的、同時也是徹底中國人的新藝術,將會從持久的努力中產生。”

        中原工學院學生 攝影102班郭寅談參與“老萬·大地浮雕”行為藝術感言:當代行為藝術,大多以裸體、暴力、血腥、冷漠為表現形式,為世人都不能接受而反感。

        與之恰恰相反,王老師“老萬”系列與大多數行為藝術背道而馳,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感動,一種震撼,一種親切。他為中國的行為藝術掀開了新的篇章。

        黃土裸露的弘德廣場上,是一堆堆黃土,一堆堆的黃土是一個個“老萬”浮雕像。人類生于泥土,葬于泥土。往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萬”,在大地浮雕上改變了姿態,一個個的面朝天,吸收日月之光輝萬物之精華,,接受陽光的沐浴,洗刷往日的汗水。在大地浮雕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老萬”,都是土生土長的“老萬”。

        (本文內容由上海藝冬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策展人支華佳整理提供)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