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缺乏文化和營銷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歷史悠久的杭州馬拉松就因此而步履蹣跚。杭州的西湖等旅游景點是杭馬主打文化牌的天然優勢,但主辦方卻沒有重視,過多的看重商業贊助,導致杭馬在知名度等方面并不高。從目前來看,杭州馬拉松在文化底蘊上相對比較弱,距離城市名片仍有差距,這也是國內其他馬拉松需要借鑒改進的地方。
作為一項挑戰極限的運動,馬拉松對選手身體要求非常嚴格。國際田聯規定,參賽選手的身體情況需得到比賽醫療機構的認可,方能參加比賽,但在國內舉辦的各項馬拉松賽在這方面仍需規范。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馬拉松賽中,一位21歲的選手出現心臟驟停,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后一度恢復心跳,但因病情嚴重,出現多種并發癥,最終搶救無效死亡。同時,據主辦方介紹,廣州馬拉松賽共有1517人次出現了頭暈、不適、抽筋等現象。
雖然參賽者自身身體素質是造成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但如何能夠確保將事故隱患扼殺在萌芽中,如何能夠做好伴隨保障、醫療救援等組織工作,如何精心制作應對各種突發情形的預案,仍是馬拉松賽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