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女兒回家過年,吳爸爸和吳媽媽非常開心,一家三口的年夜飯會在家里吃,由“大廚”吳爸爸掌勺,飯桌上自然少不了吳敏霞愛吃的紅燒排骨和魚。
吳玨明回憶說,吳敏霞小時候喜歡吃葷的,后來去了國家隊,常年在外,飲食習慣也變了,已經不是典型的上�?谖�,特別能吃辣,有一次去四川比賽,帶回很多當地特產,老爸老媽都吃不慣。因為在北方生活久了,吳敏霞連生蒜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運動員講究營養保證,沒有足夠的營養無法應付繁重的訓練,跳水隊里篤信這樣的食物哲學——“兩條腿的比四條腿的好,一條腿(蘑菇)的比兩條腿的好,天上飛的比地上跑的好,海里游的比天上飛的好”。吳敏霞的飲食很有節制,跳水運動員必須控制體重,她不允許自己放開胃口。每次訓練后都要稱一下體重,一旦超過標準,就會想辦法去減掉。吳玨明很了解女兒的心思:“以前過年總是大魚大肉,現在條件好了,天天像過年,我會多給她燒點素菜吃。”
過年也會天天訓練
跳水隊里流傳的俗語是“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教練知道;三天不練,全國人民都知道”。今年春節雖然放假一周,但吳敏霞卻不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即使是奧運會后返回上海休息的那幾天,吳敏霞也天天到上海游泳館報到,堅持做陸上訓練,這對上海隊的師弟師妹們觸動很大,上海跳水隊主帥胡燕告訴記者,不少跳水運動員二十二三歲就覺得自己力不從心、該退役了,而吳敏霞二十七八歲還能保持那么好的狀態,就是因為她十年如一日堅持訓練,即使沒有教練盯著也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吳敏霞的父親吳玨明說:“過年這些天,女兒天天都要訓練,考慮到年齡和體能問題,不訓練不行。”
吳敏霞父母的蛇年心愿是:“大家都平平安安,吳敏霞順順利利,希望她能過得快樂,沒有壓力,保持好心態。今年她要把全運會的任務完成,再考慮之后該怎么走,做好每一年的過程,目標不能定得太遠。她已經比過3屆奧運會,能不能參加第4屆,要看她自己的狀態。”
潘曉婷回老家陪奶奶搓麻將
若干年前的一個冬日,潘曉婷和父親潘健暫別學球的廣東,趕火車回老家山東濟寧過年,潘曉婷發著高燒,老潘在擁擠的火車上找到一個座位安頓好女兒,自己一屁股坐在車廂地板上,老潘捫心自問:“要不要堅持下去?是不是讓小婷婷受委屈了?”女兒最懂爸爸心思,潘曉婷這樣安慰老爸:“爸爸,我不想半途而廢,你要相信我,我會用成績回報您的。”
轉眼已到蛇年春節,將滿31歲的潘曉婷已經是名滿天下的“九球天后”,潘家過上了富庶舒心的日子,一家三口將短暫離開上海,回老家陪伴80多歲的奶奶過年。
潘曉婷期待家鄉的年夜飯。潘家的年夜飯總在家里吃,飯桌上總少不了濟寧著名的燒雞,還有一道名叫“升官發財”的菜,其實就是用生菜涼拌“散子”(油炸的條狀面食),清脆可口。
北方過春節,自然少不了餃子。潘曉婷總和堂妹負責搟面皮,潘曉婷的媽媽、嬸嬸、奶奶負責包餃子,而老爸潘健則優哉游哉、蹺著二郎腿看春晚。
其實,潘曉婷最愛的是濟寧的小吃。冬天吃涼皮,總會在油鍋里炒一下,更入味,還有那味道誘人的涼面、麻辣串,曉婷一想起來就食指大動。她特別向記者推薦家鄉的“辣湯”,勾芡的辣湯里有花生、豆皮、海帶絲和面筋,調味料是姜和胡椒粉,把油條泡在里面吃,特別美味。
吃完年夜飯,潘曉婷就開始陪奶奶打麻將,她調侃說:“我是業余選手,奶奶是職業選手,別看她80多歲了,打麻將連眼鏡都不用戴,頭腦特別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