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姓名:瑪麗亞·尤里耶夫娜·莎拉波娃(МарияЮрьевнаШарапова)
粵語名:舒拉寶娃
昵稱:Маша,瑪莎,莎娃。
國籍:俄羅斯
出生地:尼雅干(俄羅斯西伯利亞)
居住地:布拉登頓(美國佛羅里達)、曼哈頓(美國紐約)
家人:父親尤里·沙拉波夫(ЮрийШарапов),母親伊蓮娜(Елена)
生日:1987年4月19日(復活節)
身高:6英尺2英寸(1.88米)
體重:150磅(73公斤)
愛好:讀書、跳舞、集郵
握拍:右手握拍,雙手反拍
贊助商:Nike
球鞋:NikeAirZoomMystifyII
球拍:PrinceEXO3BLACK100
教練:父親Yuri,MichaelJoyce
轉入職業時間:2001年
單打最高排名:1(2005年8月22日)
雙打最高排名:41(2004年1月14日)
單打冠軍頭銜:21(3個大滿貫)
雙打冠軍頭銜:3
早年經歷
“Ihopemyexamplehelpsotherteensbelievetheycanaccomplishthingstheyneverthoughtpossible”
——MariaSharapova
莎拉波娃早年的成長經歷是一個關于勇氣、犧牲和奮斗的勵志故事。1986年7月,俄國建筑工人尤里?莎拉波夫為了躲避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污染,帶著懷孕的妻子葉蓮娜離開家鄉高梅爾,遷移到西伯利亞的小城尼雅干。第二年的4月19日,他們的女兒出生在那里,取名瑪麗亞?尤里耶夫娜?莎拉波娃。兩年后,全家搬到了黑海邊的索契,卡費爾尼科夫的家鄉。在那里,4歲的Maria第一次拿起了球拍——一個削短了的舊球拍。從那時起,她每天和爸爸走上30分鐘的路,到一個廢棄的公園里,對著一面破墻打球。她喜歡打球,而且打得不錯。1993年,尤里帶Maria到莫斯科參加一個網球訓練營,網壇的傳奇人物納芙拉蒂諾娃在那里偶然看到了Maria的擊球,立刻發現她天賦過人,她建議尤里帶女兒到美國接受專業訓練。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尤里和葉蓮娜決定,為了Maria的前途,全家遷往美國。1995年3月,尤里和Maria來到邁阿密,葉蓮娜沒得到簽證,留在俄國。父女倆還不會說英語,兜里只有七百塊錢。著名的尼克—波利泰尼網球學校拒絕了Maria的申請,理由是年紀太小。尤里沒有放棄,一邊打零工掙錢,一邊繼續帶著Maria訓練。半年后,Maria終于成為尼克網校的學生,學費就是尤里的工資。在網校住宿的幾個月里,Maria只有周末才能見到爸爸,平時要不斷忍受比她大得多的孩子們的嘲笑和捉弄,這段經歷令她記憶深刻,也堅定了她成功的決心。96年6月,葉蓮娜終于獲得簽證來到美國,一家人團聚了,Maria也搬出網校和家人同住。2000年11月,在網校5年的艱苦訓練后,Maria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獎杯:EddieHerr冠軍賽少年組冠軍。一個未來的球后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職業生涯
2001-2002年
2001年4月29日,Maria參加了第一項職業賽事:ITF的Saratosa站,首戰告負。01年只有這一場比賽。2002年,她開始進入WTA級別的賽事,在印地安維爾斯站闖入第二輪,日本公開賽止步第一輪。獲得了三個ITF巡回賽的冠軍。值得一提的是,Maria在這一年澳網和溫網的少年組比賽中都獲得了亞軍。02年全年戰績是28勝5負。
2003年
Maria在03年繼續取得穩定的進步。10月,她在日本公開賽上拿到了第一個WTA巡回賽冠軍。在決賽第三盤的搶七中,她一度以2-5落后,但接下來連得五分,力克對手Kapros,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寫下了新的篇章。11月的魁北克站,Maria拿到了第二個WTA冠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ITF巡回賽冠軍,兩個雙打冠軍(都與塔納蘇甘搭檔)。四大滿貫中溫網成績最好,打到了第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