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4日,中國男足給大家送上了一份春節厚禮,在逼平日本,擊敗韓國和香港后,高洪波率隊登上了東亞四強賽冠軍的寶座,讓球迷們在陰霾中看到了國足振興的希望。某些門戶網站在研究了FIFA世界排名規則后稱,目前排名第87的(2010年2月3日數據)的中國男足,有望依靠東亞四強賽的驚艷成績在排名榜上如火箭般飚升,但這些想法實際上是完全錯誤的!根據fifa正確的算分標準高家軍,在2010年3月出爐的新排名中,國足的積分變化在10分左右,排名仍將在80名之后徘徊。
現有的FIFA世界排名規則自2006德國世界杯之后開始實施,主要的改進之處有兩點:1。削弱友誼賽的影響力,避免某些“友誼賽之王”靠一些無關緊要的勝利來大幅提升排名;2。原先的排名系統計算各國家隊過去8年的成績,現在改為僅計算各國家隊過去4年(48個月)在國際A級比賽中的表現。
2010年2月3日出爐的FIFA世界排名中,中國隊的總積分是373分,排名第87位,這373分是過去4年的比賽積分乘以比賽時間所對應的時間系數之和,這樣使得越早之前獲得的比賽積分對排名影響越�。〞r間系數為0。2-0。5),而最近12個月獲得的比賽積分對排名影響最大(時間系數為1。0)。中國隊目前所獲得的373分當中,約有140分來自過去12個月(2009年2月-2010年1月)的比賽。但是每個月的更替,都會導致過去4年內每年積分的變化。比如進入3月份,原本在第1年的2009年2月的比賽將遞補到第2年的序列,以此類推,整個四年的賽事積分都會發生變化。
根據附錄中的計算方法,比賽積分=100*(比賽結果系數*比賽性質系數*對手實力系數*地區實力系數),中國隊在東亞四強賽逼平日本得到136分,戰勝韓國385分,擊敗香港161分,總共拿到了682分,看似不少,實際上對國足的FIFA排名積分影響并不大(因為還要對過去12個月的比賽取平均)。
其實不妨做個比較,整個東亞四強賽中國隊戰績如此出色只拿到682個比賽積分。而在此前的1月份,中國隊打了兩場亞洲杯預選賽(積分系數是友誼賽的2。5倍),戰平排名111的敘利亞拿到232分,擊敗排名123的越南獲得了491分,正式比賽勝弱旅越南比友誼賽擊敗強敵韓國的385分含金量更高!可見正式比賽和友誼賽的巨大區別!2010年1月份國足總共拿到723分,此外2009年1月份(1勝2負)的糟糕戰績的時間系數降到了0。5,負面影響變小,兩相累加,國足2010年2月分的排名才高了6位。
綜上所述,國足2010年3月的FIFA積分變化大約在10分左右,名次依然只能在80名之后。要想在FIFA排名上實現飆升,達到1998年12月這樣的歷史最高點(世界第37位),光拿東亞四強賽這樣的“友誼賽冠軍”是不管用的,必須依靠在亞洲杯、世界杯預選賽、甚至世界杯決賽圈這樣的正式比賽中取得突破才有希望!
附錄:FIFA世界排名積分計算方法
1。FIFA世界排名積分是各國家隊過去48個月(4年)在國際A級比賽中的表現
FIFA世界排名積分=1年內比賽平均積分*1。0+1到24個月內比賽平均積分*0。5+24到36個月內比賽平均積分*0。3+36到48個月內比賽平均積分*0。2
1。1過去12個月比賽平均積分乘上時間系數1。0
1。2過去12-24個月比賽平均積分乘上時間系數0。5
1。3過去24-36個月比賽平均積分乘上時間系數0。3
1。4過去36-48個月比賽平均乘上時間系數0。2
1。5把以上4項相加即得到各國家隊的FIFA世界排名積分
1。6比賽平均積分=每12個月的比賽積分之和/比賽場次,但比賽場次不得少于5場。
2。比賽積分=100*(比賽結果系數*比賽性質系數*對手實力系數*地區實力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