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商南本就是一座人杰地靈,山清水秀的山區縣城,一方面要加快經濟建設,一方面又要保持原本的自然生態,發展循環經濟不失為一個解決這一突出矛盾的良好途徑,商南縣政府建設“四大園區”的藍圖到底能否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還請拭目以待。
《關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決定》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商洛發展實際作出的重大決策。商南縣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就是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借勢建設縣城循環經濟核心區、富水省級生態科技產業園區、金絲峽旅游示范區、丹南礦業園區“四大園區”,努力形成以循環經濟為支撐、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板塊開發為重點的特色產業集群,輻射帶動商南經濟實現率先突破發展。
一、樹立三種理念,科學編制園區規劃。三種理念,就是全局發展理念、科學發展理念、和諧發展理念。就是要綜合考慮全縣優勢資源分布、產業發展基礎、城鎮建設等因素現狀,以科學的規劃統籌全縣循環經濟發展�?茖W編制“四大園區”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提高準入門檻,加大科技投入,引導企業走相互配套、專業協作、相互依存之路,確保園區建設有序推進。
二、明確三個定位,突出園區發展主題。一要準確把握目標定位。結合縣情實際和區域發展基礎,把循環經濟理念作為園區建設的主題思路,通過3至5年建設,把縣城循環經濟核心區建成產業配套、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山水園林式宜居城市;把富水生態科技產業園建成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示范、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省級工業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園;把金絲峽旅游示范區建成集休閑、度假、探險、漂流、觀光、娛樂于一體的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把丹南礦業園區建成布局合力、開發有序、資源高效利用的全省釩業基地和硅工業基地。二要準確把握產業定位�?h城循環經濟核心區要加快實施十大市政工程建設,完善社會服務、文化產業、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回收利用、城市供熱等產業體系,實現城市產業間高度循環利用,為各園區發展發揮好示范帶動和服務保障作用。富水生態科技產業園區重點圍繞茶葉、畜牧養殖、蔬菜產業著力打造農業科技開發、種養業等循環產業鏈;圍繞礦產加工、化工建材、金屬產品等,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現代循環工業。金絲峽旅游示范區要以金絲峽國家森林公園為核心,以金絲峽太子溝景觀和開河、丹江兩岸水景為軸線,以丹江文化和陜南民俗民風為特色,以高新技術的競技、探險、娛樂旅游為主題,大力發展循環農業、高新科技展示展覽、高新科技循環應用、科技項目旅游、旅游產品開發加工等產業。丹南礦業園區重點要整合資源,整合項目,推進釩、硅、水晶、金紅石等礦產品深度開發,推動全縣礦產資源開發實現資源開發集團化、產業開發集約化、產品開發品牌化。三要準確把握功能定位。把“四大園區”建設作為全縣發展城市循環產業、現代生態農業、現代循環工業、綜合旅游業等試驗地和先行區,集中優勢資源,整合產業項目,調動積極因素,重點建設,快速推進,推動全縣的城鎮建設、循環農業、循環工業和旅游服務業快速發展。
三、依托三大載體,增強園區發展活力。一要加強項目建設。認真研究國家宏觀扶持政策和關中—天水經濟開發區、商丹循環經濟工業區發展規劃,迅速建立、完善和充實園區重點項目儲備庫和信息收集網絡。二要擴大招商引資。完善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改善招商條件,創新招商手段,著重引進處于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的龍頭大項目和大企業,做到“引進一個、帶動一批、形成集群”。三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突出橫向配套和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抓好園區之間、產業之間以及企業之間的循環配套、協調合作,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低消耗、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合作發展機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
四、建立三項機制,加快園區建設步伐。一是建立領導保障機制,二是建立全方位的政策導向機制,三是建立高標準的環境保障機制。通過有效的機制推動,以加強對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園區建設的研究、指導、規劃和調度,制定出臺財政稅收、用地指標、規劃建設、投資融資等具體的扶持政策,加快園區水、電、路等基礎建設工程,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改善投資軟環境,營造引資平臺和集約發展的載體,真正把“四大園區”建設成為商南優惠政策的洼地、投資發展的高地。(作者系中共商南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