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化,滿足民生之需。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社會事業等公共服務相對滯后地區,必須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一是辦好人民滿意大教育,實現學有優教。二是提升醫療服務新水平,實現病有良醫。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有效解決看病難問題。逐步擴大新農合報銷補助范圍和比例,有效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健全大病統籌機制,對特困戶看病實行優惠政策,有效解決因病返貧的問題。三是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娛有所樂。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縣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圖書館和基層文化站、農家書屋、健身廣場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性、均等性、優質化、便利化"。積極開展富有特色、教育性強的群眾性文體娛樂活動,營造誠信友愛、團結和諧、充滿活力的新風正氣,讓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中享受美好生活。(中共山陽縣委書記 李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