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商洛市蟒嶺綠道生態景區在商州區北寬坪鎮五峰山隆重開工建設。開發建設蟒嶺綠道生態景區,是市委、市政府建設“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該項目總體定位為一體兩翼中心城市的“門戶綠廊和城市休閑公園”,項目區跨商州、洛南2縣、3鎮、11個行政村,整體設計線路呈“Y” 字形,總長65.1公里,布局為“一帶”、“九段”、“多點”,重點規劃建設沿線田園、濱水、山野、鄉土、峪道、濕地、紅砂巖和優美小鎮、美麗鄉村等9個主題段落、109個景觀及節點。項目一期重點建設段總長為41公里,南至商州區夜村鎮楊塬村312國道,北至洛南縣城關街道辦唐村307省道。洛南段全長10公里,主要建設1個服務區、改造10.3公里道路和新建萬壽菊花海等5個景觀節點。
該項目是洛南也是商洛首個綠道項目,也是陜西省目前規劃路段最長、起點最高的秦嶺綠道項目。能夠有效帶動城關、四皓乃至全縣農民致富、豐富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填補我縣休閑農業空白、提升旅游產品品質方面意義重大。蟒嶺綠道洛南段沿線風景優美、景觀類型多樣、生態環境良好,建成營業必將使洛南旅游產業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發展效應。
一、蟒嶺綠道洛南段現狀
1.水域風光優美。四皓辦事處境內謝灣水庫儲水充盈、周邊植被良好、垂釣及農家樂基礎初具雛形,萬壽菊常年栽植,周邊交通健全。有山有水、有亭有榭、有魚有鳥、有花有青、風景呈現多樣性和鑲嵌性。春可踏青、夏可嬉水、秋賞連翹、冬享松海。綠道沿線山林錯落,恬靜可人。稍加修整即可成為蟒嶺綠道核心景點。
2.人文景觀獨特、歷史文化深厚。據記載秦末漢初的東園公唐秉、甪里先生周術、綺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學者。他們不愿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洛,曾在四皓辦事處游玩。他們被稱“商山四皓”,四皓鎮因此而得名。高祖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而被拒絕。他們寧愿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另外倉頡在洛南造字二十八個,漢字故里和“四皓文化”的研究發掘開發也會是蟒嶺綠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3.氣候宜人,區位交通優越。洛南距西安108公里。年平均氣溫11.5°,年降雨量760毫米。夏季“涼、爽、潤”、冬季“暖、濕、柔”屬亞熱帶濕潤型氣候,陽光充足、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晝夜溫差較小,類似海濱氣候。洛-商高速使洛南進入西安一小時經濟圈,西安人來洛旅游交通便利,可進入性強。蟒嶺綠道洛南段必將是西安人游商洛的首選之地。
二、蟒嶺綠道洛南段旅游發展的問題與困難
根據蟒嶺綠道規劃,我縣惠及四皓和城關兩鎮。全長10公里,主要建設1個服務區(城關唐村)、改造10.3公里道路和新建萬壽菊花海等5個景觀節點。我縣積極行動成立了蟒嶺綠道建設指揮部和辦事機構,整體旅游開發提上議事日程。工作開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是蟒嶺綠道周邊總體基礎比較薄弱。主要表現為綠道周邊基礎設施薄弱“天晴揚灰路、下雨水泥路”;綠道周邊農產品開發層次較低“加工粗低俗、包裝缺文化”;綠道周邊村莊及環城南線衛生環境有待改善“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
2.是蟒嶺綠道周邊民居無特色、缺亮點。綠道周邊民居犬牙交錯、模式雜亂無章、配套設施殘缺。
3.是蟒嶺綠道沒有涵蓋洛南精品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