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張仲才 民霞 銀祥 治軍) 短短兩年多時間,在新建的商南縣城循環經濟工業園區里已有20余家企業落戶,中小企業孵化園里更是異�;鸨�,幾十家企業爭相入駐,縣城四大片區、四條大道緊鑼密鼓建設中,金絲峽景區提升建設、千家坪釩礦、縣文化廣場、鹿城中學、農村集鎮、丹江蓮花臺水電站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一批批重大項目拉動商南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近年來,商南縣瞄準“率先突破發展”目標,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突破”的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加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火車頭”。在深入研究縣情實際,準確把握國家政策、科學判斷經濟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資源為依托,以特色產業、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為重點,整合資源,聚積資金,凝聚力量,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強化項目施工管理,實現了重大項目建設新突破。“十一五”期間共實施11大類586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76.41億元,年均增長37.8%,是“十五”的4.75倍。其中,列入市級的重點建設項目41個,累計完成投資27.62億元。項目建設已成為商南縣實現率先突破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突破口。
“十二五”時期是該縣搶抓戰略新機遇、實現歷史新跨越的最關鍵時期,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經濟社會轉型、提升綜合實力的攻堅時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跟進省市發展步伐、努力開創團結和諧新局面的最重要時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商南縣結合縣域資源和產業發展現狀,共策劃重大項目8大類504個,總投資372.1億元。工業項目37個,投資114.5億元,主要圍繞釩、金紅石、硅、鎂等產業,突出抓好萬噸釩礦采選,釩鐵、釩鋁合金生產,6N級高純硅、太陽能級多晶硅、超細硅微粉等系列產品生產以及金紅石循環經濟等上億元的大項目建設,力爭實現產值163.1億元。
農業項目32個,總投資32.6億元,通過建設丹江、冷水河、蓮花臺、月亮灣、金華灣、柳樹灣等一批水電站,實現水電產業規�;\營。增加農林產品投資,突出抓好15萬畝油茶基地、核桃、板栗、花生良種生產基地、10萬畝速生林基地、百萬頭生豬、無公害茶葉基地建設等項目。
圍繞“打造現代中藥基地和優質綠色食品基地”的戰略定位,實施綠色食品和生物醫藥項目22個,總投資41.7億元,建設茶葉、花生、核桃、谷物、畜禽深加工等產業集聚基地,依托現有中藥材基地,重點發展投資33億元的藥業產業園建設項目,選擇性地發展化學制藥產業,延伸中藥產業鏈。
生態旅游項目23個,總投資48.4億元,著力完善景區服務功能,重點實施金絲峽國家森林公園深度開發、上蒼坊、玉皇山、老君山、金鐘山、蓮花臺庫區旅游、白浪鎮旅游開發、花燈演藝中心建設等項目。
商貿服務項目18個,總投資12.5億元,建設明捷、柏倫物流配送中心,云河建材交易批發市場,華誼再生資源集散市場,利達農資交易配送中心,建材家具市場等。
規劃城市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97個,總投資106.1億元。加快城建、道路、電力、通訊建設,提高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力爭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級園林縣城、國家旅游強縣,形成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發展格局。
規劃建設教育、文化廣電、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項目75個,總投資16.5億元。主要包括鹿城中學、職教中心教學綜合樓、高級中學教學樓、學前教育設施、人民大劇院、文化藝術表演中心、體育活動中心、縣醫院遷建、農村衛生服務體系、農村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縣兒童�?漆t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等項目。
該縣精選了67個重點項目(其中上億元項目61個)列入市級重大項目建設盤子,主動承接關中-天水經濟區和商丹循環工業園區的輻射,依托礦產、生態、水能三大資源,強力推進縣城循環經濟核心區、縣城生態科技產業園、金絲峽旅游示范區和丹南礦業園區“四大園區”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改善,社會事業繁榮,到2015年經濟社會出現跨越式發展,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