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李治軍 程 遠)日前,在商南縣富水鎮王家樓村路繼玉的金銀花基地,6畝金銀花已進入第四茬花期,預計今年能收獲干花400公斤,收入7萬多元。種植金銀花已成為該村及周邊許多村民的致富新路子。
為探索致富新途徑,培育穩定的增收產業,2009年10月,富水鎮王家樓村農民從河北巨鹿縣引進木本樹形“巨花一號”金銀花品種進行試種。該品種金銀花含16種氯基酸和鐵、鉀、鋅等礦物質以及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綠原酸和異綠原酸,是國家二類名貴藥材,并在化妝品市場、花卉盆景制做、金銀花茶飲料等方面前景廣闊。從2009年到今年的三年間,王家樓村基地試驗田金銀花遭遇過“7·24”洪災和嚴重干旱,但產花正常。試種表明,“巨花一號”在當地適應性強,易栽易活,耐旱澇,花枝粗壯,花葉大,一年多次開花,產量高。種植戶路繼玉算賬說:“種小麥、玉米,每畝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而種金銀花每畝至少能收一萬元。”
去年豐收后,富水鎮有18戶村民慕名前往王家樓基地引進枝條栽培。隨著種植戶增加,村里成立生龍寨金銀花專業合作社和專業技術協會,有社員8戶,種植面積50多畝,來自富水、城關、趙川3個鎮104人成為協會會員。據悉,該村還計劃將金銀花和旅游相結合,環繞闖王寨景點發展金銀花100畝,讓闖王寨“身陷”金銀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