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在懇談中建立
在民情懇談會制度建立之初,群眾既為能有個說話的機會高興,又擔心干部“哄人”,不辦事。元子街鎮元子街村河西灣組的王斗文就是其中的一個。鎮上在該組召開民情懇談會,當該鎮黨委書記問他有什么難事需要黨委政府解決時,他一臉的不信任,帶著疑問說:“
你們真的能解難題嗎?那好,請黨委政府出面把我們組的通組公路給修好。”王斗文提出的確實是個老大難問題,因為當時這個組基本沒有路,走得是羊腸小道,而且組情復雜,占道現象也非常嚴重。“群眾的意見不能白提”,該鎮決定把這件事情當作重點工作來抓,要讓群眾知道,民情懇談會不是走過場作秀的,而是實實在在辦實事。鎮上迅速和交通局聯系,成立了通組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由鎮紀委書記帶領3名干部靠前指揮奮戰在修路第一線,經過各方的齊心努力,目前路面已基本成形,只等交通部門驗收開鋪水泥路面�?吹竭@些,不僅王斗文高興地逢人就夸黨的干部好,就連那些過去干部們最怵的“上訪戶”、“意見包”和“刺兒頭”也變得心平氣和了。百姓為上,民事為先。民情懇談會構建了暢通的民意表達機制,拓寬了民意訴求渠道,提高了政府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同時也提升了黨委政府的凝聚力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目前,該縣已召開不同層次的各類民情懇談會1100多場次,收到合理化建議200余條,梳理案源線索32件,解決各類問題1640余件。(徐文軍 鄧秀峰 高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