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徐世旺 劉典鋒)山陽縣依托礦產資源優勢,樹立循環經濟理念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意識,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推動縣域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該縣按照“節約資源、降低污染、深度開發、高效利用、聚合要素、集約發展”的要求和“限小汰劣,扶優扶強”的原則,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研究制定了《山陽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劃定了中村一帶釩礦、夏家店一帶金礦等13個鼓勵開發區,二峪河煤礦、楊地一帶汞銻礦2個限制開采區和天竺山自然保護區、海螺店地質公園、月亮洞風景區、蒼龍山森林公園4個禁采區,引導企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新型礦業開發道路。不斷加快礦產資源整合,第一輪整合設置11個整合區,參與整合的企業由整合前25家減少到整合后的8家,第二輪整合設置整合區2個,參與整合礦業權4個。目前,省國土資源廳頒發探礦權許可證1個,1個采礦權已劃定礦區范圍。針對礦山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每季度組織國土、經貿、環保等部門對礦山進行一次聯合執法,清理和嚴歷打擊礦產資源開發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責令企業有針對性的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實施停產整頓,整改達標驗收后方可恢復生產。目前,全縣68家非煤礦山企業,正常生產60家,停產整頓8家,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不斷規范。積極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有效處理和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渣、廢氣,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盛合鎂業公司水電鎂一體化開發循環式示范項目,采用節能環保立式蓄熱式鎂還原爐工藝技術已經建成年產3000噸金屬鎂生產線。推行電爐法溶化氧化釩制片技術,五洲公司釩系列開發項目5000噸片釩生產線建成試產。推進粉塵、廢水、余熱的回收利用,金地公司年產1.2億塊釩尾礦渣墻體磚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五洲公司40萬平方米釩尾渣微晶玻璃項目完成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嚴格落實污染治理措施,要求礦產企業實現達標排放,清潔生產。嚴把企業準入、環評、污水排放關,督促12家釩礦企業先后投資近億元建成了廢水二次處理和回用系統,全面推廣實施了氨水替代工藝改造,實現了廢水循環利用和達標排放,督促8家重點排污企業投資300萬元在排放口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并在環保部門建立了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推動礦產資源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