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陳民生 蔡忠和)今年以來,山陽縣創新黨建工作機制,積極為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讓無職變有位、有位變有為,激發了農村黨員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創先爭優熱情,架起了黨群關系的“連心橋”。
一是科學設崗定責。按照“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的原則,統一設置“雙培雙帶示范崗”、“文明道德建設崗”、“民事糾紛調解崗”等“十崗”,采取黨員自薦、互薦和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遴選上崗黨員對象,做到人崗相適,發揮黨員作用。二是堅持公開承諾。結合“創先爭優”活動,上崗黨員根據選定的崗位作出公開承諾,接受群眾監督,形成“支部壓擔子、黨員有責任”的工作合力。使廣大上崗黨員成為黨的政策的宣傳隊、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的服務隊、發展農村經濟的帶頭人、農村干群矛盾的調解者。三是強化管理監督。對設崗定責實行“星級”掛牌管理,結合崗位職責設“政治思想星”、“學習宣傳星”、“執行政策星”等“十星”,采取“自我監督、崗位監督、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等四種方式,對履崗情況進行監督。同時,對照承諾內容和踐諾情況實行“季度小評、半年初評、年終總評”,確保取得實效。四是建立獎懲機制。召開群眾、黨員代表大會,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承諾內容進行逐項打分掛星考核,考核分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對評選為優秀者掛“優秀黨員”匾牌、鎮黨委每年“七一”表彰獎勵,并對年紀輕、素質高、有培養前途的“優秀黨員”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對評定為不稱職黨員的按照黨章有關規定實行限期改正、接受幫教等組織處理。止目前,全縣共有1.1萬名農村無職黨員參與設崗定責活動,參與率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