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翁大明 汪治)剛剛過去的2011年,商南縣政法工作又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保持既得榮譽的基礎上,又率先成為新一輪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法治建設步伐加快,執法質量明顯提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年來,該縣政法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導下,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扎實開展“爭創一流政法業績,打造一流服務環境”和“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兩項主題實踐活動,政法綜治維穩和平安商南建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一是責任落實到位,政法工作質量提升�?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政法綜治維穩工作,多次召開會議扎實安排部署,專題研究與政法工作相關的機構、編制、人員和經費問題,與各鎮各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堅持把政法工作納入到全縣整體工作部署, 確保了全縣政法工作組織領導到位、機構人員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檢查考核到位、獎懲兌現到位�?h委政法委先后多次對13個鎮的社會治安情況、平安建設情況、矛盾化解情況進行督查,對縣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6個政法部門及其12個基層政法單位的三項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執法質量情況、工作進展情況和法制宣傳情況進行督查,及時召開全委擴大會議聽取政法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完成情況匯報,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落實提升“兩率一度”措施,目前全縣13個鎮的綜治辦主任全部按正科級別配備,綜治經費提高到人均1元,醫調委、交調委以及其他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相繼建成并開展工作,政法干警執法檔案試點工作、執法公開化、執法辦案風險評估機制建設、推動執法信息化建設、建立網上辦案新機制等五個方面的工作均有長足進展,執法質量全面提高。
二是綜合治理到位,平安建設再彰風采。繼續鞏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和“全省平安建設示范縣”創建成果,堅持把“提質量、上水平、創一流”作為新一輪平安創建工作的著力點,不斷加強對平安創建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第一責任,做到了組織不散、力量加強;繼續把平安建設列入年度目標責任,縣上與各鎮各部門,各鎮與各村組、各單位均簽訂了平安建設目標責任書,加大力度推動新一輪平安建設;繼續加大對平安建設的資金投入,把平安建設知曉率的提高作為平安建設的重要方式,充分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平安建設,新創建了一批平安建設示范鎮、示范單位、示范村和示范家庭。全面啟動“853”工程,升級改造攝像探頭50個,新增攝像探頭54個,增置流動巡邏警務車3臺,構建了比較完備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了警情發現率、案件預防率、疑犯抓獲率和視頻應用率。全縣共立刑事案件199 起,偵破111起,破案率為55.8 %,其中立八類案件14 起,破11起,破案率為78.6 %;受理治安案件371件,查處371件,案件查辦率為100 %;刑事案件審結率、執行案件執結率均達100 %,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對政法部門、政法干警滿意。
三是維穩措施到位,全縣城鄉更加和諧。在矛盾調處化解上,該縣實施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由“群眾上訪”向“領導下訪與群眾約訪”轉變、由“單打獨斗”向“共同參與”轉變的“三個轉變”,在維護社會穩定上實施以維穩辦牽頭的維穩信息定期研判機制、以宣傳部牽頭的社會輿情收集引導機制、以公安局牽頭的社會治安形勢研判機制,以安監局牽頭的安全生產檢查通報機制、以信訪局牽頭的信訪形勢分析評估機制“五大機制”。為了使這“三個轉變”和“五個機制”更好地運用到“保穩定”的工作實踐,商南縣首先強化了第一責任,認真落實社會穩定責任制,扎實做好維護穩定的各項工作,不斷完善群體性事件的防范處置預案,建立健全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和責任查究機制,對影響全縣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實行縣級領導包抓、職能部門牽頭負責,定期排查隱患,限期化解矛盾;其次完善了評估機制,嚴格按照穩定風險評估的對象和內容,對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重大事項、重大活動、重大決策全部進行實施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穩定風險“雙評估”,凡達不到穩定風險要求的堅決予以制止,不按風險預案辦事的堅決給予重罰;再次是強化了對不穩定因素的預防,認真組織開展矛盾糾紛及其他不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工作,全面推行“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的信訪工作模式,建立和完善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機制,繼續深化了“三無縣區”、“三無鄉鎮”創建活動和對涉法涉訴信訪積案的清理,實現了“一控三降”的工作目標,確保了中省市縣“兩會”的召開、建黨90周年的慶典、“三唱三送”活動的啟動、商南茶葉旅游節的舉辦、全縣重大項目建設的實施和鄉鎮機構改革以及縣委換屆等重大政治經濟活動期間的社會穩定,全縣上下呈現出平安穩定和諧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