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徐世旺)從就業到住房,從教育到醫療……2011年,山陽縣大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建設,積極為民興辦“十件實事”,切實改善民生、服務民生,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該縣突出從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水、電、路、訊、教育、就業、住房、醫療、文化生活、社會保障”入手,大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建設,積極發展“果、畜、藥、茶、特”等特色主導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勞務業,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548元和4505元,分別增長22.5%和22%。
投資9511萬元,完成戶塬、高壩變電站改造任務,建成電氣化村93個、電氣化鎮11個,全縣達到全國C類電氣化縣建設標準。投資4400萬元,新啟動連片開發村7個,續建扶貧重點村69個,新建橋涵78座,新修改造村組公路76條186公里,鋪設引水管道12.4萬米,完成農戶“四改”3460戶,1.3萬人實現脫貧。實施學校改造項目43所,15085名貧困學生享受助學金和生活費補助,175所34734名在校學生享受“蛋奶工程”,4881人享受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全縣義務教育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0.9%�?h中心敬老院建成使用,縣體育中心主體封頂,縣中南校區、縣醫院遷建破土動工,職教中心學生公寓樓和城區一中綜合樓加緊建設,12個鎮綜合文化站、273個村農家書屋、8個基層服務站和102套村應急網相繼建成,福臨佳苑1392套保障性建成入住,2334套保障性住房加緊建設。積極實施基本公共衛生、重大公共衛生、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和新生兒出生缺陷防治等項目,全縣新農合參合390248人,參合率達到98.5%。全面完成年度移民搬遷3000戶1.2萬人的目標任務,發放涉農補貼資金1.27億元,完成勞務輸出崗前培訓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93萬人,創收11.5億元。積極推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縣實現參保23.61萬人,發放養老金4.8萬人1772萬元,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嚴格實行城鄉低保分類施保和動態管理,低保覆蓋25728戶59229人,發放保障金7977.69萬元,實現應保盡保。
在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全面實施探頭“天眼工程”,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組織專場文藝演出10場次,創作各類文藝作品900多個,開展送戲下鄉110場次,送圖書下鄉3000余(本)冊,放映電影3900余場次,全縣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4.8%和99%,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