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南星)今年春節期間,洛南縣宋城文化產業一條街熱鬧非凡、好戲連臺,彰顯出濃濃的文化氛圍。
洛南縣宋城文化產業一條街是省文化廳命名的第三批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是集“展覽、銷售、創作、表演、培訓”于一體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已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奇石、盆景、雕塑、書畫、美術工藝品等二十多個文化產業門類。
“宋城文化產業一條街的建立,是加快洛南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陜南文化強縣的有力舉措。宋城文化產業一條街的建立,主要是挖掘、展示、宣傳我們洛南的民俗文化,讓更多的老百姓走近、親近、熱愛民俗文化,從而使我們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該縣縣委常、宣傳部長說。
宋城文化產業一條街的建立是洛南縣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洛南文化產業政策磁場效應已經顯現,多批文化產業項目加速推進,全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齊頭并進,結出累累碩果。該縣文化商業樓完成投資1650萬元,其中劇院工程已經封頂,室內裝修及設備安裝設計已通過評審。劇團業務用房工程已經封頂。村級廣播室已建成278個,應急廣播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3.39萬元,總計安裝設備130套。建設鎮級廣播電視村村通服務站20個,建成遠程預警(應急)廣播系統407個(其中縣級1個,鎮級25個,村級381個),完成投資104.55萬元。
文化事業發展方面,洛南縣積極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了“三館一站”的免費開放;相繼建成鎮綜合文化站19個,在全市率先實現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全覆蓋,新建農家書屋50個,完成了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的總體目標;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積極開展了民俗文化藝術展、紅色歌曲演唱、紅色經典影片展映、夏游佛山、“走進云蒙山”文學攝影采風、慶祝建黨90周年等系列文化活動,書畫攝影作品展等活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抽調20余人先后赴保安、麻坪、景村、古城等地,積極調查收集資料,向省級申報了《擔芯子》、《沉香傳說》、《洛南手工掛面》、《河圖洛書》四個非遺項目,其中三項入選第三批省級名錄。
“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洛南縣將深入挖掘河洛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河洛文化品牌,充分挖掘華山華陽、河圖洛書、倉頡倉圣、洛南猿人等厚重人文底蘊,傾力打造河洛文化品牌。圍繞活動有陣地、隊伍有實力、演展有設施、成果有精品、省市有獎項的要求,加快建設文化體育中心、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村文化中心、信息資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廣告演藝、休閑養生等文化產業,積極創作編排書畫、歌舞、戲劇、影視等文化作品,著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文化人才。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屆時,洛南的文化產業將會是滿園春色,文化消費市場及文化產業體系將日益完善,省內一流的洛南文化產業將生動的呈現在全縣人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