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黃家瑞)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為讓廣大市民吃上綠色放心農產品,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柞水嚴把食用農產品準入關、抽檢關,健全了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可追溯制度,加強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筑牢農產品安全四道防線,確保“餐桌”安全。
嚴把食用農產品準入關。對進入銷售流通市場的農產品進行源地檢測,同時督促食用農產品市場、超市、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室,配備必要的設施和檢測人員,建立自檢測制度。每天對進場交易的每各批次農產品進行檢驗,重點檢測農藥殘留,并將檢測結果進行公示。對檢驗不合格的農產品,立即做下架處理。
嚴把農產品抽檢關。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每周對市場、超市等銷售的蔬菜、水果進行不定期、不定時抽檢。同時,為加強食品安全檢測,該縣建成了縣級和10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室,配備了檢測車和抽樣車,加強完善了下梁、鳳凰和草坪三個鎮的檢測室設備,為食品安檢提供了技術支持。
健全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可追溯制度。要求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必須建立進貨臺賬或銷售臺賬,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進貨時間、流向等內容,農產品批發企業的銷售臺賬至少要保留兩年。建立健全索證索票制度,食用農產品銷售者應當向供貨商按照批次索要供貨發票或產地證明;要監督食用農產品經營者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召回和退市制度。
加強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重點完善了全縣18個基地和29個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操作規程,新編4個優勢特色農產品無公害操作規程,集中建立了無公害大豆、馬鈴薯、小雜糧、紫薯、蔬菜、西瓜、木耳、核桃、板栗、虹鱒魚、肉豬、蛋雞等基地35萬畝。加強蔬菜基地建設,到2015年,全縣蔬菜面積穩定在3萬畝,其中商品蔬菜1萬畝、反季節精細菜4000畝,綠色農產品基地保持在38萬畝以上,農產品自給能力將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安全將更加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