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孫傳卿 張先成) 商南縣青山鎮大打“綠色牌”,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科學規劃、板塊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茶葉、核桃、油茶、板栗、油桐五大綠色產業,構筑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青山鎮依托“一村一品”建設,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戶均發展1-2項穩定可靠的產業增收項目。憑借春耕春播的有利時機,在山地上做文章,結合退耕還林政策,有效利用閑置荒廢的土地資源,加快推進茶葉、核桃、油茶、板栗、油桐五大經濟林建設。該鎮與各村簽訂茶園建設目標責任書,細化分解建設任務,落實了行政、技術包抓領導和干部,并將任務完成情況與干部職工年度考核掛鉤,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包村領導全力抓,鎮村干部共同抓”的齊抓共管工作局面。并修訂完善了《茶園建設質量標準》,統一了基地擇選、整地、點種標準,組織專業隊進行施工,組建技術指導組和監督檢查組,嚴把規劃、整地、點種、驗收“四關”,確保建園質量。他們挑選技術骨干組建核桃嫁接技術專業隊,深入各村實施核桃高接換優工程,技術服務隊嚴把放水、平茬、削接穗、舌接、扎膜、套包紙、套袋等8道環節,并逐地留下一名技術員負責嫁接后的管理,確保嫁接一片,管理一片,成活一片。截至目前,青山鎮新發展茶園500畝,核桃建園1000畝,板栗建園600畝,油桐建園1200畝,油茶建園300畝,完成板栗低產園改造210畝,核桃低產園高接換優改造350畝,經濟林綜合科管2300畝,舉辦林業實用技術培訓班10期,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科技、政策、資金和服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