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張希鋒)4月14日,《人民日報》5版“走基層一線見聞”欄目刊發了我市商州區產業“工人”促增收的消息,這是我市縣區經濟發展新聞再度登上《人民日報》。
近年來,商州區通過成立土地流轉中心,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目前,全區在農業產業化帶動下,已有5萬余農民變身為現代農業產業工人,享受著土地租金和工資的雙金收入。全區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戶數已達118992戶,承包經營的耕地面積325689畝。截至一季度,全區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總面積31733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9.8%,其中出租10112畝。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目前全區核桃、生豬、設施蔬菜、馬鈴薯、中藥材產業規模分別達到38萬畝、48萬頭、5860畝、8.2萬畝、12.6萬畝,烤煙5680畝,建成畜牧養殖大戶535個、養殖小區17個。
在商州區,土地流轉實現了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推進了全區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通過“農戶+基地+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的形式,已成立設施蔬菜和秦嶺脫毒洋芋農民專業合作社32個,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12個,至2011年底,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4310元,年均增長22%,“現代農業產業工人”越來越成為增收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