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榮金 杜寶群 徐世旺)四月山陽,滿眼綠色,雜花生樹。高壩店鎮石頭梁村西溝組村民程傳新、東溝組村民程同賢等50戶水毀危房戶群眾領到了鑰匙,都在忙著置辦家具,準備“五一”前后喬遷到村上統一規劃建設的六層洋樓式新居。
去年,石頭梁村農民人均收入13204元,富裕后的村民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村上去年對高山水災群眾采取統一搬遷,集中安置,一次在村子核心區建了近六千平米可容納50戶居住的樓房。今春,又結合實際規劃設計了一個可容納700戶村民居住小區,已有100戶地基處理到位,近600戶正在碾壓地基。村民明亭賢說:“這都源于村里的‘富民能人’效應!”
“富民能人黨建”筑強戰斗堡壘
石頭梁村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村兩委會成員,必須是政治思想強、致富能力強和帶富能力強的“三強”型“能人,個人年收入必須是村民平均收入的5倍以上。就是這條不成文的規定,促使這個昔日的“亂攤子”村變成了經濟強村。
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程同倉就是當地有名的致富能人,年收入百萬元的建筑行業老板。致富后的程同倉不忘家鄉,在2002年村兩委會換屆時,群眾力推能干事、會干事的程同倉來作他們的帶頭人。程同倉不負眾望,2002年毅然決定將自己通過艱苦創業政府獎給他的農轉非戶口轉回農村,參加村兩委會換屆選舉。在2003年3月26日的選舉大會上,他以全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同年11月,他又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后的程同倉,首先從解放村兩委會班子成員思想入手,大膽啟用能人,在上級黨組織的支持下,借鑒企業管理的理念管理村級事務,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村黨支部堅持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人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干部,配強支部班子,建強黨員隊伍,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保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程同賢通過承包荒坡荒地,帶領村民建起了500多畝的良種核桃園,年收入20多萬元,種植戶戶均核桃收入近兩萬元,成為村上有名的致富能手;養殖能人程明泰聯合養殖大戶辦起了兩個千頭養豬場,年收入30多萬元,動員群眾入股養豬,養殖戶年收入3萬元以上。他們的致富帶富本領得到了廣大村民的充分認可,分別被推選為村黨支部副支部書記和村委會副主任。
如今的石頭梁村,黨支部堅強有力,黨建領航和能人帶富成效明顯�,F任村兩委會班子9名成員都是致富有方的經濟能人。村組干部中致富能人達到了100%,在致富能人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6人。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兩倍多,先后被國務院授予“綠色小康村”、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去年7月村黨支部又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能人幫扶帶動”構筑共富機制
如何發揮能人作用呢?村兩委會通過全面落實黨員、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幫帶責任,形成支部在一線領富、黨員在一線帶富、能人在一線幫富、村民在一線奔富的共富工作機制。
為加快共同致富,該村把農戶分為富裕戶、發展戶、追趕戶、貧困戶四種類型,為每個農戶量身定做增收致富規劃,采取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能人幫帶和黨員設崗定責等辦法,通過送信息、送資金、送政策、送項目,先后帶動300多戶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石頭梁村西溝組村民程孝根三年前還住在深山里,在能人黨員程明泰的幫助下,他從深山移民搬遷到山下入股養豬,連續兩年家庭收入8萬元以上,成了村里的養殖大戶。
村黨支部用足用活農村惠民政策,在能人的帶動下修路架橋引水,實施移民搬遷,大搞產業發展。幾年來,該村先后實施了5個村民小組14.6公里的砂石路建設,架設橋涵23座,新修水泥路21.1公里;解決了5個組400戶1500人的飲水問題;栽植良種核桃1360畝,發展板栗、銀杏1560畝,荒山栽連翹8600畝;建成千頭養豬小區兩個,支持村上建筑大戶注冊成立了兩家建筑公司,其中陜西中達建筑安裝股份有限公司下設15個項目部,吸納本村村民720人,戶均有1.5人搞建筑,全村建筑勞務產業年創收2200多萬元。全村經濟總收入由2006年的670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36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380元增加到2011年的132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