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程剛 南星)洛南縣以五大洛牌特色產業開發為重點,認真落實“強科技、保發展”的新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綠色特產基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洛南縣按照“區域化布局、特色化開發、產業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的發展理念,加快發展壯大五大洛牌特色產業。生豬產業重點抓好10萬頭鎮、千頭村、百頭戶、種豬鎮達標示范工程,新建1個10萬頭鎮、80個千頭村、500個百頭戶、3個種豬鎮,全年生豬飼養量達到125萬頭、出欄70萬頭。蠶桑產業突出抓好萬畝鎮、千畝村、10張戶達標示范工程,建成1個萬畝鎮、20個千畝村、1000戶10張戶,全縣新建桑園2萬畝,新發展養蠶示范戶2000戶,養蠶2萬張,新發展桑枝食用菌專業村100個。核桃產業著力抓好人均40株的鎮、村、戶達標示范工程,建成10個人均40株鎮、30個人均40株村、3萬個人均40株戶,全年點播8萬畝,新栽良種核桃5萬畝。“洛煙”產業重點抓好萬畝鎮、千畝村、20畝戶達標示范工程,建成3個萬畝鎮、30個千畝村、3000戶20畝戶,產煙葉25萬擔,實現產值2億元。“洛薯”產業重點抓好萬畝鎮、千畝村、5畝戶達標示范工程,建設7個萬畝鎮、7個千畝村、50個5畝戶,全年薯類面積達到15萬畝。開發無公害農產品基地46萬畝,新認定3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
為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洛南縣提出今年新修基本農田9000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500畝、發展節水灌溉5000畝、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全年新建飲水工程96處,解決農村9.6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加快推進張坪水庫建設,完成縣河、洛河治理13.5公里,實施騾子峪、張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規范河道采砂秩序,確保河道行洪暢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快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項目建設,完善氣象為農服務、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大戰線”造林、高速路和省道“千里綠色長廊”、洛河百里走廊等生態建設工程,完成工程造林4.5萬畝。大力推廣農村清潔能源,建設戶用沼氣800口,繼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有效改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