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蔡忠和)小河口鎮街道村黨員王傳禮依靠當地豐富的核桃、板栗資源優勢,投資180萬元辦起農副產品儲藏冷庫,創立惠民農貿有限公司,實施林特產品深加工,一年的產值可帶動當地農民戶均增收200多元,這是山陽縣黨員返鄉創業的一個典型事例。山陽縣為破解農村發展難題,加大對流出黨員返鄉創業的扶持力度,返鄉創業黨員日益增多,給農村發展帶來了新氣象。
為鼓勵流出黨員返鄉創業,山陽縣多措并舉營造返鄉創業環境。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該縣加大對黨員返鄉創業的支持力度,采取“搭平臺鋪路子、抓培訓增技能、重幫扶強保障、樹典型添光彩”等措施,大力支持返鄉黨員爭做致富能人、勇當創業先鋒。該縣積極推廣“公司+基地+黨員”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為每一名創業黨員建立了個人基礎檔案和創業帶富信息管理臺賬,隨時掌握創業帶富等情況,實行跟蹤服務和動態管理。圍繞黨員返鄉創業產業類型,縣上制定了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對發展蔬菜大棚每畝補助5000元,辦千頭以上養豬場的分別給予10至50萬元、建設標準化養雞大棚每棚補助1萬元等資金扶持。同時,不斷加大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和稅收減免等扶持力度,全縣投放小額擔保貸款、扶貧貼息貸款1.55億元,協助創業企業申請項目資金1600萬元,減免各種稅收587萬元,發放小額貸款貼息、創業補貼等1638萬元,有效緩解了黨員創業融資難題。為激發黨員返鄉創業熱情,該縣通過對黨員設崗定責、評星管理和黨員個人承諾,使黨員感到身上有壓力,發展有動力,爭優有活力,形成了趕超先進、爭當優秀的創先爭優氛圍。
大量流出黨員返鄉創業,致富了自己,帶富了群眾,大批返鄉黨員的加入,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新型農民隊伍不斷壯大。近幾年來,該縣培養致富能手黨員7000余名,培養能人型村干部221名,發展能人黨員1262人,先后有200多名經濟能人返鄉創業,其中18名能人走上村黨組織書記崗位,引進資金2.1億元,引進致富技術218項,興辦企業125家,安置農民就業5600多人,建成“一村一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145個,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3元,同比增長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