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朱恢軍)2012年以來,柞水縣圍繞礦產冶金、現代醫藥兩大支柱工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大工業企業扶持力度,不斷增強工業整體實力和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截止5月底,支柱工業實現產值27億元,增長45%。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32.1億元,增長50.2%;工業增加值10.8億元,增長28%,排名全市前列。
該縣嚴格落實重點企業縣級包聯領導和包抓部門責任,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逐企業、逐產品落實擴產增效措施,挖掘潛力,增產增效;抓好規模工業企業的達產達效和納稅過千萬元企業的跟蹤服務,積極破解企業在生產用電、用地、融資等方面的難題,全力保障生產要素供應,企業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啟動杜仲研究院、風濕與腫瘤類中藥制劑工程研究中心、藥浴藥膳保健中心建設,建成醋酸棉酚原料藥、五味子干紅果酒和飲料加工等3條生產線,加快盤龍、歐珂兩大現代醫藥企業上市步伐;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7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22.3億元以上。進一步完善兩個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完成小嶺循環工業園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土地利用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盤龍生態產業園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修編工作;加快大西溝鐵礦800萬噸菱鐵采選項目進程,力爭40萬噸中板及30萬噸棒材、200萬噸釩鈦磁鐵礦采選項目9月底前建成投產;加快馬三路改造進度,小嶺工業區307省道和大西溝礦山專用道路改造工程年內完成并投入使用;借助“央企進陜”、“國企入商”活動,做好項目落地和企業入園工作,培育壯大園區實力,確保全年兩大工業園區總產值達55億元以上,實現增加值18億元以上、稅金2.6億元以上。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三廢”排放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企業開發和使用節能降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完成大西溝鐵礦2個90萬噸焙燒技改和煙氣脫硫工程,加快靜能再生資源回收、尾礦綜合利用等循環項目建設,建成金世泰免燒磚生產線;深入開展小嶺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完善礦山企業“雙管雙泵”系統,完成礦石破碎系統改造,增加噴淋除塵設施,減少工業粉塵污染,確保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