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森)6月26日至27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新聞媒體記者一行在走基層活動中,深入陜西商洛供電局山陽分局寬坪供電所,對該所農電員工寧啟水為民服務的先進事跡進行了現場采訪。
寧啟水,現年47歲,1999年7月被山陽分局聘為農電工,他不但維護著海拔近2000米的萬佛山、裙子溝等8個臺區70多千米的0.4千伏線路,負責486戶群眾的抄表和收費,而且每次下山還為當地留守老人、“五保戶”用一雙腳板一個背簍從山下30余千米的鎮上背回米面油鹽等生活用品。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草鞋電工”、“背簍電工”。
多年來,他對用戶如親人,時刻銘記一個農電工的責任,認真對待每一件工作。每天,從雄雞報曉到日薄西山,他都徘徊在山上用戶的家中,一次次在分散的臺區之間奔走,用自己的腳步去贏得時間和用戶的信任。
在一天的采訪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的記者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攀陡坡、踩泥濘前往寧啟水所包臺區采訪拍攝,深入村組群眾家中走訪,采訪到了豐富的事跡信息和資料。媒體記者將深度挖掘寧啟水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