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徐世旺)今年以來,山陽縣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和貼息貸款2億元,籌措部門資金2550萬元,水泥5萬噸,全力支持51個新農村示范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民居環境整治及產業發展工程,已完成投入1.46億,初步實現了串戶入戶道路水泥化、農戶場面硬化、房屋白墻化和院落景觀化。這是該縣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群眾覆蓋,強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所帶來的變化。
該縣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認真落實中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搶抓項目,將財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農村水、電、路、訊、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務領域,努力做到公共服務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群眾不斷增長的幸福需求相適應。今年安排民生項目160個,已建成69個,完成投資5.07億元。大力實施以交通、水利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3省道城區過境段開工建設,石漫公路、過長公路、板長公路等交通重點項目和通村水泥路建設進展順利,銀照路和66個村380公里村級水毀公路修復全面完成,完成投資1.8億元;治理水土流失70平方公里,新修堤防20公里,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2.79萬人。他們結合“三問三解”活動,深入村組開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七一前夕,山陽縣委書記李吉斌帶領四套班子領導深入南寬坪鎮沙坪村、湖坪村、老林村,開展“走基層訪民情”活動時,得知這4個村5000千多人為出行犯愁時,現場辦公,由發改局、交通局負責,立即動工對洞溝口至老林村17.42公里的道路實施硬化,并要求扶貧、水保、教體等部門做好移民搬遷、人畜飲水、校舍改造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重點問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結合陜南移民搬遷工程,2011年3000戶1.2萬人的搬遷任務全面完成;今年實施的40處3050戶集中建房和750戶分散建房全部開工建設;開工建設的17處2853套保障性住房正在抓緊實施,全力改善群眾居住環境。
大力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教育衛生、文化娛樂、電視通訊、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創建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省級教育強縣、省級五星級敬老院規范管理示范縣、省級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為抓手,全面推動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努力實現城鄉低保對象應保盡保。不斷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民政策覆蓋面,實現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預防在基層、公共服務城鎮一體化,為群眾營造一個化共服務設施齊全、致富途徑廣闊、社會和諧穩定的優良環境。結合51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大力實施民居環境治理、產業發展、群眾性精神文化工程建設,實施道路硬化200公里、庭院硬化5110戶、民居改造4230戶,建成社區7個、計生室51所、農家超市26家,農村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切實解決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