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賈異榮 李琳 程剛) 洛南縣緊緊圍繞“一市三基五業”宏偉藍圖,堅持率先突破,能快盡快發展方針,全面實施工業趕超、城鎮跨越、農業強優、旅游突破“四大計劃”,強力推動產業升級,全面給力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
抓招商借梯登高,抓園區提質增效,抓項目給力發展,奮力推動工業趕超。以項目帶動為抓手,不斷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以項目推動發展,以投資支撐增長,全年計劃投資65億元以上,實施重點項目120個。認真落實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和爭取資金考核辦法,全力推進產業招商、園區招商、以商引商、節會招商、小分隊招商,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億元,力促204所研發基地、洛河梯級電站、黃金深加工等簽約項目盡快落地。堅持一手抓新增規模企業培育,一手抓新增產能,加快工業提等升級,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80億元,增長27.7%,工業化率達到34.9%。以新上工業項目為主線,全力抓項目、上規模、擴總量,力促當年投產,當年“納規”。全年實施工業項目33個,新培育規模企業15戶,力爭全縣規模企業達40戶,重點抓好大秦鉀業4萬噸鉀長石中試、邦友公司5萬噸改性二氧化硅、九龍公司萬噸選廠一期3000噸、天玉核桃深加工二期、億農公司光伏發電、高性能木塑復合材料、中藥材萃取加工、石材加工等一批年內投產的工業項目。加大重點企業包扶,支持幫助企業加強技改、提高產能,全年新增1萬噸鉬產品、1噸黃金、1萬噸以上精制淀粉、10萬噸煤、10萬噸石英砂、2萬噸改性二氧化硅�;I措工業發展基金1000萬元,加快園區水、電、路、通信等設施建設,突出產業布局規劃,創新運營機制,不斷增強工業園區的承載能力和聚集效應,新入園企業6戶以上。
東延西擴拉框架,完善功能提品位,強化管理抓“雙創”,奮力推動城鎮跨越。搶抓國家加大支持城鎮化發展的有利機遇,全面推進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和國家園林縣城工作,深化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推動城鎮跨越發展,提升城鎮化水平,全年完成城鎮重點項目投資20億元,城鎮化率提高到48%。加快修編縣城總體規劃,完成萬壽寺、龍馬廣場、大小渠川等8個修建性詳細規劃,抓好孔子公園、月亮城、花石浪等項目群和華悅小區、西寺小區、泰和小區等項目規劃包裝,做好洛源、保安、麻坪、巡檢等4個集鎮規劃。華陽大道、倉圣大道、八卦橋、華龍路橋、縣城污水管網等項目年內建成投用,秦唐街、柳林大道、東石嘴步行街、東城區濱河東路、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月亮城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啟動建設。加快推進重點鎮和新型農村示范社區建設,重點抓好石門、巡檢省市重點鎮和洛源、永豐、保安、古城、靈口等縣級重點鎮建設。圍繞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和國家園林縣城目標,堅持以“一控二改三治亂”和“四整治兩創建”為重點,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文明單位、園林式單位創建活動,進一步完善城區和集鎮管理機制,下茬改善城鎮環境面貌,努力提升城鎮品位。
抓五大“洛”牌建基地,建龍頭企業樹品牌,強綠色特產增收入,奮力推動農業強優。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引領,以擴基地、強龍頭為重點,加快土地流轉,持續打好春、秋“三大硬仗”,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和規�;洜I水平。大力發展五大“洛牌”農業產業,著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洛豬”產業年生豬飼養量140萬頭、出欄80萬頭。“洛桑”產業新建桑園2萬畝、建蠶室1000間,養蠶3萬張。“洛果”產業全年點播核桃8萬畝,良種建園5萬畝。“洛煙”產業種植烤煙9萬畝,煙葉產量27萬擔,實現產值2.5億元。“洛薯”產業發展薯類20萬畝,加快無公害農產品認定步伐,努力打造洛南核桃、洛南黑豬、九州繅絲、王嶺紅薯粉條、洛源豆腐干、巡檢包谷糝等系列特色品牌。傾斜支持天玉一期核桃油和成華洋芋精淀粉項目達產達效,加快推進財安公司百萬頭生豬深加工再次招商,真正實現一個“洛牌”產業一個龍頭企業目標,爭創2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大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力度,鼓勵農村土地向農業園區流轉,力爭把鹿池川現代農業園區建成省內一流的示范園區,加強與陜西比盈生態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推進寺坡、石門2萬畝高效核桃示范基地建設。建設基本農田9000畝,新增農田灌溉面積5000畝,節水灌溉面積5500畝, 實施保安鎮澗底、景村鎮盈豐、古城鎮桐樹溝、柏峪寺鎮北溝等4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為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打響“三大品牌”,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三產發展,奮力推動旅游突破。圍繞“三游一星”旅游總目標,深度挖掘河圖洛書、倉頡造字、洛南猿人等文化內涵,著力打響“華山夏都”“漢字故里”“華夏搖籃”三大旅游品牌,階段性推進“旅游十大工程”,著力推動旅游突破,拉動三產大提升。圍繞旅游發展藍圖,加快推進老君山景區建設,編制洛河源、倉圣湖等旅游項目規劃。加快孔子公園建設,力爭早日接待游客,年內建成八卦樓、漢字碑塔、洛書碑塔、倉頡廣場等城市基礎設施。大力開展省級文化旅游名鎮和鄉村旅游示范村創建,力爭巡檢鎮跨入省級文化旅游名鎮建設行列。全年旅游接待人數達到38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14億元以上。啟動建設秦嶺華陽物流園、汽車服務中心等服務業重點項目,積極培育發展中介服務、信息咨詢、醫療保健、物業管理等現代服務業,推動三產發展上水平。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年內新增私營企業50戶,新增個體經營戶800戶,非公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5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