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李治軍 段小平)日前,商南縣清油河鎮洋橋村何厚苗、陳大文的溫室大棚中種植的黃瓜發生了白粉病,兩人辨別不清,手足無措。接到電話后,縣農技人員迅速趕到現場辨清了病情,指導他們用三唑酮防治,挽回經濟損失上千元。入春以來,該縣積極開展農技培訓,現場實施科技指導服務,全力為春播春管“護航”。
商南縣春季農業生產主要包括馬鈴薯、玉米、花生、魔芋等春播,大棚菜移苗定植,小麥油菜田間管理等。為強化科技提質增效的支撐作用,從春節收假后的第二天開始,該縣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就先后深入水溝鎮聯合村、金絲峽鎮落花溝村、城關鎮皂角鋪村等26個產業集中村,采用投影儀播放科教片、田間地頭現場講解等方式,就番茄、黃瓜等大棚菜移栽,魔芋、食用菌栽植,病蟲害防治,地膜栽培,小麥油菜抗旱保苗、追肥除草等方面開展培訓,幫助農民掌握技術要領。
“過去種馬鈴薯是先播種,后覆膜�,F在要先覆膜,再打孔,然后種植,最后覆土�;什荒芘c種子接觸,覆土不能過深,這樣出苗率高,出苗齊,產量高……”在富水鎮馬家溝村200畝馬鈴薯高產示范田里,農技專家黨建、陳幫喜的培訓讓農民朋友耳目一新。
同時積極實施“零距離”科技服務。只要接到群眾一個電話或一個信息,他們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田間地頭開展手把手地操作指導�?h高級農藝師劉興才等人每周都會到富水鎮王家莊村、清油河鎮洋橋村等地的蔬菜大棚里指導應對低溫寡照天氣的辦法,現場示范、傳授“起壟覆膜定植”等要領,隨時隨地為農戶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