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縣區之窗 > 縣區動態 > 民生資訊

      柞水現罕見水鳥燕歐

      2013-05-21 09:03:03 來源:

        商洛日報訊(通訊員 宋奇瑞)柞水縣城南石鎮大橋上邊的橡膠壩水面上,突然新出現4只白身黑頭的大燕子在此徘徊幾天了。

        一位在此游玩的老干部打來電話后,5月18日,筆者和攝影協會的同志一同到現場,只見4只白色的鳥在空中盤旋飛翔,有時棲息水中的石頭上,有時蜻蜓點水驚過水面。

        這4只大燕子在空中飛翔時,從身形上看還真的像燕子。在此散步的好多老人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燕子!筆者查《柞水縣林業志》也沒有資料記載,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的同志也說,當地沒有資料記錄,一些關注的群眾不知鳥名就無法查資料。我只好發出圖片,求助中國鳥友協會的同志,回復后才知道是燕歐,又名須浮鷗、白翅浮鷗。

        按名字一查網上資料還真是燕歐,學名:須浮鷗。鸛形目、鷗科、浮鷗屬。體型略小,一般身長為25厘米的淺白色;腹部深色,尾淺開;額黑,胸腹灰色。該鳥非繁殖期表現為額白,頭頂具細紋,頂后及頸背黑色,下體白,翼、頸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但非繁殖期時,區別在頭頂黑,腰灰色,無黑色頰紋。分布范圍:繁殖在非洲南部、西古巴北界的南部、南亞及澳大利亞。分布狀況:亞種為季候鳥,繁殖于中國的東半部;冬季南遷,有些鳥在臺灣越冬。習性:結小群活動,偶成大群,常至離海20千米左右的內陸,在漫水地和稻田上空覓食,取食時扎入淺水或低掠水面。

        資料還記載,這種鳥在中國大陸分布在內蒙古、東北、寧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

        現在,我們看到的須浮鷗鳥是非繁殖期的體征。至于這種鳥為什么突然飛到柞水逗留,很多人都認為是生態環境改善,縣城河道有橡膠壩,為鳥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編輯:蘇春麗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