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李沖)丹鳳縣武關鎮段灣村憑借豐富的林業資源,大力發展林業經濟,不僅提高了林地綜合經營效益,而且促進了農民增收,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協調發展,鼓起了段灣人的錢袋子。
段灣村位于丹鳳縣東45公里處,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466戶1816人,基本農田945畝,人均耕地不足0.5畝。林地9041畝,其中油桐1516余畝,板栗506畝,水雜果552畝,山茱萸411畝,核桃2621畝,由于受到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的限制,無主導產業,群眾收入偏低,截至2012年底,全村低收入人口205戶838人,因災因病易致貧,貧困發生率高達46%。過去,段灣人靠山吃山,以油桐籽、生漆、核桃、山茱萸等為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由于青壯勞力外出打工,導致勞動力嚴重不足,油桐樹、核桃樹等樹科管不到位,產量急劇萎縮,雖然當地群眾有利用坡地種植菌類這一傳統,但是林下經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模糊。
2012年,段灣村第一次將林下經濟納入了五年規劃,積極迎接機遇,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結合技術專長、資金實力、市場行情、生態環境等因素,段灣村通過林地流轉模式,大力發展林菌、林禽、林牧、林藥相結合的林下經濟,促進了村級經濟進一步發展。
2621畝的優質核桃產業,成為村民致富的“香餑餑”,能人段正清利用核桃樹林資源,在樹林下草地養山羊,林下建起了菌類大棚,種起了黃芩、丹參,年收入10萬余元;村民李正興積極發展畜牧產業,存羊百余只,巨大的山坡草場資源和養羊事業的豐厚收益,使得老李有進一步擴大養殖的愿望,雞、豬、羊一起林下放養的想法現以著手實施;致富能人通過租用的方式,新建4棚雞,每棚年出欄3茬2萬余只,收益近萬元……2012年末,段灣村人均純收入5610元,村域經濟由鎮級三類村一躍成為經濟二類村,段灣人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錢袋子鼓了,腰桿子也直了,段灣人在勞作之余,也樂意享受生活了,種植了花草,修建了涼亭、假山、魚池,建起了村級活動廣場,安裝了休閑娛樂設施,成為人人羨慕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