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葉問2:宗師傳奇》是否過度利用民族主義情緒,一定要先回到目前華語電影人于創作空間上面對的悖論。既然華語電影最重要的市場是中國內地,那么一切都要從這里出發。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輿論宣傳和藝術構思都秉承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原則,諸多現實題材不被獲準予以表現,所謂人民內部的矛盾都屬于能做不能說的地步。當下的華語電影從技術到想象力,又不可能支持起科幻題材,所以渲染民族主義情緒的電影就成為電影人創作的最大公約數,當然不可不說功夫電影本身也是給觀眾別一種懷舊和鄉愁,正邪、傳承、反抗、正名等等都是題中應有之符碼。
葉偉信導演、甄子丹主演、黃百鳴監制、洪金寶動作指導、黃子恒編劇的《葉問2:宗師傳奇》,對于標準港片迷來說,整個觀影過程是回到港片最好的時光,這時光里最重要的光彩便是蒸蒸日上的自信,民族覺醒適度的呈現,葉問非恃武傲物不可一世,而是非常清晰的認識到武功本身的局限性。《建國大業》是選擇路標,《葉問》系列也當如是看。黃百鳴和洪金寶還能清晰的記得殖民地往事,在殖民、前現代的香港1950-70年代,中國人不止是二等居民那么簡單,即便是歷史教學上也是受到徹底的閹割,課本只能敘述到1840年,近代以來的中國都是付諸闕如,民眾的歷史被失憶。《精武門》、《黃飛鴻》、《精武英雄》等電影,都是對記憶的再建構,動亂時代的背景與處于不安的當下的焦慮,李小龍、徐克、葉偉信等一代代電影人通過民族主義釋放更多現實的情緒,幾乎所有過往電影中都是借用歷史人物和事件加以發揮,葉問和黃飛鴻一樣都是歷史三峽中的過渡人物,他們內求自我獨立、外爭國族命運,將男兒當自強的時代曲一再重唱。
《葉問》的超高口碑如何得來,首先是打得確實精彩,但更多理由卻是濃郁的民族情緒,那句“我要打十個”惹得多少人心動,當葉問最終將日本將軍用最快最密集的詠春拳打得找不到北的時候,影院中的掌聲轟轟烈烈。這句話,這個動作,此后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復致敬。漫長的中國近代史、大國正在崛起前的所有時間,“中國人站起來”都是華語電影最一招致命的橋段。葉偉信等五位主創分別帶來過往的信息,葉偉信把握大局和成片氣質、甄子丹的巨星風范、黃百鳴的商業計算、洪金寶的宗師氣度、黃子恒的新生趣味,再加上龍卷風的外來侵略者討人厭的形象,
- 相關閱讀
-
湖南衛視再怎么折騰都是老大!你信嗎?
很久沒有和湖南電視臺的大哥大姐們吃飯了,那是因為吃飯的時間成本太高,我和他們都浪費不起。也很久沒有寫湖南衛視的文章了,因為它發展的很好,我也不需要錦上添花。也很久沒有在湖南衛視上傳播我們企業的品牌了,...
-
貂蟬“死”了 陳好“活”了
攻克徐州斬殺呂布,貂蟬自殺隨呂布而去……隨著日前新《三國》的播出,貂蟬這個在新《三國》播出以來爭論最多的人物,退出了硝煙彌漫的新《三國》“口水戰”。在之前的采訪中陳好表示“要...
-
評論:《三國》呂布比劉備年輕是硬傷
□主講人:史杰鵬□身份: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教師、文學博士已經播出近四分之一的新版《三國》在觀眾、網友和主創之間的爭議中熱鬧上演。觀眾和網友的意見主要集中扔板磚上,新版《三國》的人物造型、...
-
羊城晚報:許賀的哽咽令人噓唏
在下是在同事的影響下,逐漸成為江蘇衛視交友節目《非誠勿擾》的熱心觀眾。喜歡并不意味著認同———只不過因為是俗人,看嘉賓出些或大或小的洋相,聽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雷語,著實能收獲不...
-
新《三國》:精雕細刻終成“器”
在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里,三國是最為波瀾壯闊的一段,歷史影響力和文化感染力至今仍巨大無比,其人物與故事膾炙人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蛟S正是這樣的原因,圍繞三國改編的影視劇讓人眼花繚亂,如《三國...
-
《鋼鐵俠2》:每一次都是你來拯救世界?
美式主旋律無非有兩種,一種是表明這個歷史短暫的國家能敞開懷抱,斯文一點的做法是《阿甘正傳》這樣的,只要你對這個國家的怪人怪事,保持一種見怪不怪的姿態,即使你是個傻瓜,你也能成為這個國家最體面的主人。粗...
-
《馴龍高手》:屠龍的日子我們不作海盜
夢工廠的動畫片選取題材的角度與喜歡在小格局背景下玩情調的皮克斯還是不太一樣,他們似乎更具有一種地球村的意識,如《馬達加斯加》中的非洲大陸,《功夫熊貓》中的中國功夫,還有這次《馴龍高手》中北歐的維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