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看了幾期的《我是歌手》,邊看邊品頭論足之余,腦子里有倆詞兒總是揮之不去——回鍋肉和表情帝。對于《我是歌手》的爆紅,這二者堪稱秤不離砣,缺一不可。
“回鍋肉”一詞對于喜歡吃肉和愛看電視的觀眾都不陌生。這幾年各地方衛視臺陸續推出數檔選秀節目。除了參加過各種比賽的“選秀專業戶”來此回鍋,就連曾經紅極一時的老歌手們也重回臺前,坐到評委席上爭相“回鍋再炒”。無論言語毒舌還是聲淚俱下,老歌手們都因此名利雙收,“楊32郎”便是最成功的例子。
而《我是歌手》在選擇參賽歌手時,似乎也難逃“回鍋肉”再造之嫌。能唱能寫卻半紅不紫的羽·泉,曾經紅極一時后逐漸淡出的齊秦、林志炫,還有靠一兩首歌唱遍天下的陳明、辛曉琪(微博)、沙寶亮,從未大紅的二流歌手黃綺珊,還有“超女”出身、后來一直走Gaga路線的尚雯婕。算來算去,目前在歌壇稍微活躍一點的也只有羽·泉和尚雯婕了。
和演員比起來,歌手似乎更容易“過氣”,演員老了還能在新電視劇里演年輕主角的爹媽,而歌手想要保持人氣,必須得靠唱片公司持續砸錢,或者找機會上節目、增加曝光率。但無論如何,沒有持續的好作品出爐,“快男”、“好聲音”讓老歌手成了評委,繼而被重新炒紅的話,那么《我是歌手》就是直接把老歌手從評論席上送到了舞臺前。對“回鍋歌手”來說,不在排名中“丟面子”,恐怕是唯一的目的,這也會“逼著”節目精彩。而看著昔日大紅大紫的老歌手像新人一樣“拼老命”,決定去留大權的還是一大堆和自己一樣的普通觀眾,一個不小心,老歌手已經像新人一樣抹著眼淚兒黯然離場,觀眾們終于大呼過癮,收視率也借機噌噌漲。
對于“表情帝”,看過《我是歌手》的觀眾必定深有體會。若是一首High歌,觀眾們紛紛按捺不住,爭相起立拍手,歡呼雀躍,恨不得情不自禁沖上舞臺。若是一首煽情歌曲,前奏剛剛響起,這邊廂觀眾已黯然神傷,情不自已,歌手剛開口唱了兩句,觀眾們紛紛悲從中來,眼淚像斷了線兒的珠子,吧嗒吧嗒怎么也停不下來。“便秘哥”、“流淚姐”也因此橫空出世。不管觀眾是買賬還是謾罵,節目火了,一切手段都不是問題。
一邊是老歌手回鍋再爆炒,一邊是表情帝頻出烘托氣氛,《我是歌手》想不紅似乎都沒啥道理。微博上一直盛傳《我是歌手》有“三寶”:唱功、觀眾、老歌好,由此看來筆者的感受也不無道理。(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