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工作人員稱,一旦公募基金會注冊下來,李連杰希望通過專業團隊來管理基金會。這也印證了《面對面》節目中李連杰表達的意思:如果公益基金會最后能批下來,他就卸任,將基金會交給一個集體管委會領導。“什么時候你看不到李連杰在壹基金、在研究院,那就是壹基金的夢想,走向專業化了。”在壹基金研究院成立大會上,李連杰道出壹基金的奮斗目標。
據徐永光了解,此次申請公募基金會中,李連杰將不會成為會長。出任基金會理事會的,將是一批大企業家,而這些人,大多是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的理事會成員。
但目前,壹基金的公募基金會申請遭遇不順。徐永光稱,他還不太清楚其中原因。但他猜測,對于擁有民間身份的壹基金來說,想要做像中華慈善總會那樣涉及范圍全面的公募基金會,而不是專于某個領域,審批難度會增大。
正如李連杰在《面對面》中提及,“每個人都覺得是好事,但還是沒辦法解決一些問題,這是比較費心的事情,所謂頭發會白的事情。”壹基金工作人員說,申請辦公募基金會,這件事得到很多人鼓勵,但事實上仍有些問題難以解決。
因此,壹基金公募基金會的申請最終能否審批下來,壹基金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仍在等待中。
最煎熬的基本上就是大家每一個人都知道它是一個好事,你個人、集體、政府,領導人,體制內、體制外,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好事,但還是沒辦法解決一些問題,這個是比較費心的事情,所謂頭發會白的事情。就是大家都認為好,但仍然不能解決。——李連杰
現行政策民政部稱不鼓勵公募“擴容”
目前國內的基金會分兩種,公募和非公募。公募基金會有權向公眾募捐,而非公募基金會無權向公眾募捐。中國只有極少的民辦公募基金會的先例。
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底,我國共有基金會1800余家,其中公募基金會為991家,這里包括各省的紅十字會。而非公募基金會因國家的鼓勵政策,從2004年第一家至今,已發展到800多家。
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基金會管理處處長劉忠祥指出,這幾年,公募基金會增長率遠遠低于非公募基金會增長,因為國家從政策上鼓勵非公募基金會,而對公募基金會不抱鼓勵態度。“991家,這個數量已經夠多的了。”
劉忠祥指出,因公募是向社會募捐,基金會數量太多的話,可能會造成公眾對慈善捐助的反感。
但劉忠祥也強調,并不是限制公募基金會發展,因目前有影響力的公募基金會不占多數,因此,首先應讓現有公募基金會發展好。如果有做得好的民間慈善組織想做公募基金會,還是可以通過的,并不是一棒子打死。
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原司長王振耀指出,我國的公募基金會不能從數量上衡量,而應以符合條件標準來衡量。“要做公募,就要符合行政管理標準。”
我國現有基金會才1800多家,與美國近10萬的數量相比,相差甚遠。其實,老百姓的慈善熱情從2008年汶川地震開始,一直是高速發展的。只是日益增長的熱情卻和現有的體制呈現出很大反差。
行業現狀 公募基金會官辦色彩濃厚
在記者接觸過的慈善業內人士中,所有人都指出,已有的公募基金會絕大多數是由政府各部門創辦,具有濃厚的官辦色彩。
“慈善本就屬于民間的事,應該還歸于民間。”徐永光認為,慈善由政府來做,是政府的越位行為。政府自己又做裁判又做運動員,就會造成監管缺位。公募基金會長期保持官辦色彩,會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政府會利用其行政權力進行捐贈攤派,這是經常出現的被慈善和被捐贈現象。而慈善機構一旦有行政級別,那么,慈善機構的官員首先就是對政府負責,“為保護烏紗帽,肯定要聽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