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娛樂 > 娛樂新聞

      “粉絲”的更新換代:“庚飯”還是挺可愛的

      2011-09-15 09:46:48 來源:

        從偶像身上汲取正面能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一些,這無可厚非,但偶像也好、粉絲也好,都要有清晰的價值判斷,別說出討人嫌的話、做出討人厭的事。

        最近有條娛樂新聞讓我看了很“震驚”,電影《大武生》日前在北京舉行的首映禮上,主演之一韓庚的粉絲“庚飯”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他們在上午的媒體看片會上,為記者準備牛奶、蛋糕,下午的發布會繼續派發禮物,包括致媒體信、一張電影票、卡通筆、巧克力等。

        “震驚”來自于對“粉絲”印象的轉變。在人們印象里,“粉絲”早成為一個被糟蹋了的詞,比如職業粉絲的流行,“舉舉牌子20元、喉嚨嘶啞50元、淚流滿面100元、哭到昏厥200元”,讓人覺得每一個“粉絲”都面目可疑。但“庚飯”在用自己的行動拯救“粉絲”這個詞,他們的行為不狂熱、有秩序……只要不引發人們的反感,在合理的范圍內為偶像做一些事,這樣的粉絲還是挺可愛的。

        “粉絲”經由“超級女聲”得到廣泛傳播,六七年來“粉絲經濟”已滲透到娛樂產業的各個角落。早期的“粉絲經濟”人為操作的手段太明顯,比如用收費短信投票來堆積偶像的“成功”,使得“粉絲”被工具化,在此商業氛圍下成長起來的“粉絲”,也常以“砸錢”方式來追星,破壞了偶像與粉絲之間溫暖輕松的聯系。

        在網絡上常有“某某的粉絲惹不起”的說法,一旦對某明星有批評聲音,被批評者的粉絲便紛至沓來,大有將批評者踩死于腳下之勢。偶像與粉絲成為了一個個戰斗團體,主要目的不是催生優秀作品,而是變相打擊競爭對手。網絡上理性溫潤的粉絲群體不多,可但凡粉絲質量高的明星,在形象上也大多比較健康,可以說,偶像的素質與粉絲的素質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

        和韓庚一道紅起來的還有楊冪,她出演的一部小成本電影票房一舉突破9000萬元,影響力令人咋舌。從這兩位身上可以看到,明星開始更新換代,粉絲們也在更新換代。粉絲群的年齡變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觀念和思維———從偶像身上汲取正面能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一些,這無可厚非,但偶像也好、粉絲也好,要有清晰的價值判斷,別說出討人嫌的話、做出討人厭的事。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寫過,“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更新換代后的粉絲對此要有警醒心理,以偶像作為勵志、娛樂對象沒關系,但別淹沒在狂熱之中就好,畢竟生活中除了偶像之外,還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去追尋。(中新網)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