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小長假,有不少杭州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電影。細心的家長發現一部名為《奪命深淵》的片子打上了“少兒不宜”的字樣,但進去看看倒也沒什么。
反倒是《巴黎寶貝》,沒提示“少兒不宜”,里面卻有不少情愛鏡頭看得家長心驚肉跳。
為什么家長覺得能接受的電影,被掛上了“少兒不宜”的牌子?有網友說這其實就是個噱頭,“還就奔著‘少兒不宜’去的,看后又覺得‘很受傷’,因為沒什么‘不宜’的。”網友把這種稱為“掛羊頭賣狗肉”。對于這一現象,記者昨日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聽他們來說說這尷尬的“少兒不宜”。(中新網)
中秋節小長假,有不少杭州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電影。細心的家長發現一部名為《奪命深淵》的片子打上了“少兒不宜”的字樣,但進去看看倒也沒什么。
反倒是《巴黎寶貝》,沒提示“少兒不宜”,里面卻有不少情愛鏡頭看得家長心驚肉跳。
為什么家長覺得能接受的電影,被掛上了“少兒不宜”的牌子?有網友說這其實就是個噱頭,“還就奔著‘少兒不宜’去的,看后又覺得‘很受傷’,因為沒什么‘不宜’的。”網友把這種稱為“掛羊頭賣狗肉”。對于這一現象,記者昨日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聽他們來說說這尷尬的“少兒不宜”。(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