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排練節目,很多小學生唱的仍然是一二十年前的兒童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數鴨子》、《小紅帽》……電視綜藝節目中,經常有唱著各種成人歌的小孩子出現……近日,記者采訪多名業內人士,詳解“兒童歌曲荒”現象產生的深層原因。
中國的兒童音樂至少比歐美晚50年
金牌童星制作人陳爽認為,如果說中國的流行音樂比歐美晚了20年,那么中國的兒童音樂至少比歐美晚50年。“在國外,兒童音樂門類非常豐富,民謠、嘻哈、說唱等等,這些形式在兒童音樂創作中都很常見。而且,兒童音樂本身就是流行音樂當中的一個門類。此外,他們的兒童音樂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產業鏈條,制作、發行、推廣、宣傳等等,推廣兒童歌曲就像推廣流行歌曲一樣。做出來的兒童歌曲不僅小孩子喜歡唱,成人同樣喜歡。 ”“比方說,前一段時間,韓國流行的兒童組合七公主的歌,日本童星蘆田愛菜與鈴木福的歌,就連他們國家的成人也都會大唱他們的歌,還有很多大人將他們的歌下載成手機鈴聲。他們的兒童歌曲都推廣得很成功,真正走入了大眾化的市場。這是在我們國內很難看到的情形。 ”
青年音樂人不愿意創作兒童歌曲
好聽的兒童歌曲缺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兒童歌曲的創作者老齡化。被譽為“中國新兒歌之父”的彭野,他創作的兒歌作品《愛我你就抱抱我》曾鮮有地登上2011年央視春晚(微博)的舞臺,清新的曲風讓人耳目一新。
彭野在接受采訪時曾對新兒歌進行過解讀,他認為,所謂的新兒歌肯定是與時俱進的,肯定是20世紀出不來的。而他在進行新兒歌的創作時,也會大膽地將周杰倫、蔡依林(微博)的音樂元素與兒童元素的詞相結合,進行新兒歌的創作。
但是目前,國內大都是一些爺爺奶奶輩的詞曲作家在為現在的孩子們寫兒童歌曲。陳爽認為,由于年齡上的代溝,可能就導致了現在的兒童覺得新創作出來的兒童歌曲缺少他們喜歡的流行元素,結果雖然寫了很多作品出來,但是孩子們就不愿意買賬,不愿意去傳唱。
什么才是現代小朋友喜歡的歌呢?陳爽說,首先,兒童歌曲一定要融入流行元素,要時尚、新潮。“比方說,國外的兒童音樂,同樣也有爵士、搖滾、電子舞曲等等。但是你看我們小孩子唱的兒童歌曲,一點都不時尚。”
為什么青年音樂人不愿意創作兒童歌曲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兒童歌曲創作的收入低。某演藝公司童星經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他譜寫一首兒童歌曲,投稿給雜志,稿費只有50元。由于“實在養活不了自己”,他選擇了轉行。
其實,兒歌創作遇冷的情況幾乎在國內普遍存在。有業內人士介紹,創作兒歌、童謠的收入非常微薄。(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