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趙寶剛、王迎執導的電視劇《北京青年》將于8月16日登陸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四大衛視黃金檔同步首播,這部劇集云集李晨、馬蘇、杜淳、王麗坤(微博)、姚笛(微博)、任重、賀剛、張儷、曾泳醍、屈玥等一眾靚麗奪目的當紅年輕演員,續寫了趙寶剛導演繼《奮斗》與《我的青春誰做主》后的“青春”系列作品,不僅延續了前兩部中對兩代人不同觀念的探討,也將父輩與年輕一代對人生價值觀念的對撞以更為激烈與深入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兩代人價值觀激烈對撞
在《北京青年》中,由李晨飾演的大哥何東與當下的許許多多年輕人一樣,生活在一個普通而殷實的家庭,看似一切都在通往幸福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實則生活空間的狹小與平淡已經讓他無法喘息,而最終下決心與所擁有的一切告別,重新選擇自己青春的可能性。
然而這個看似勇敢和充滿激情的決定卻毫無意外地受到了來自家庭的重重壓力,一直將他視為驕傲的父母開始了一場又一場軟磨硬泡與思想轟炸,希望能將何東腦中“不靠譜”的想法都連根拔起,甚至不惜一切代價、上演三十六計斗智斗勇,想要將他拽回原有的軌道。在《北京青年》的開篇中,觀眾將會看到一輪又一輪“父(母)子大戰”,兩代人的價值觀激烈交戰,而年輕一代“服從父母”與“聽從自己”的矛盾也針鋒相對。以劇中何東自己的一句話來講,“這么多年為了讓你們高興,為了讓你們在親屬面前、同事面前、同學面前臉上都有光,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但是,我會努力再去找回我想要的東西……但是從現在開始,我要為自己活一把了!”相信會令許多觀眾產生共鳴。
描述年輕人成長困局
與何東一樣,無論是劇中的何西、何南、何北兄弟,還是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人,都有著同樣的成長困局。這一代人與父輩生長的環境不同,更多為獨生子女,不僅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也背負萬千期望于一身。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外部形態與父母疼愛的內部形態下成長起來,幾乎常態地讓這一代人給人以“高分低能”的印象。而父母的珍視又讓這一代人被剝奪了“冒險”的可能性,幾乎每個人都被報以“安逸度日”的期冀。
獨特的家庭格局造就了青年的成長困局,也讓《北京青年》獨創性地反思現實,鼓勵年輕人保持叛逆精神、勇敢體驗人生的主旨更顯得難能可貴。而這一點,在趙寶剛導演“青春”系列的前兩部《奮斗》與《我的青春誰做主》中恰好都有著鮮明的體現,可謂一脈承襲。如《奮斗》中,陸濤與養父陸亞迅對彼此生活的質疑與價值觀念問題的爭執;如《我的青春誰做主》中,想要擺脫父母管束,自己做主開拓人生的趙青楚、錢小樣、李霹靂姐妹與各自的母親在人生安排上的一次次碰撞與沖突……《北京青年》中,隨著主人公社會閱歷的加深,這樣的對撞更愈演愈烈,頗有“升級版”之感,也令人對“青春”系列的現實感十分折服。而趙寶剛導演在談及作品中對青年人的把握時,也曾這樣說道——“我們也年輕過,世界上很多人都年輕過。當把這些進程了解清楚后,拿世界發達國家在社會轉型期時年輕人的表現對照一下,再加上中國特有的獨生子女政策,你一下就會了解現在的‘80后’、‘90后’了。”(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