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制作公司靠壓縮成本賺錢的時候,2012年,燦星決定反其道而行。在《達人秀》的大投入獲得回報后,燦星決定單方面承擔《中國好聲音》的全部成本,將收益方式改為與浙江衛視進行廣告分成。如果平均收視率達不到2.0%,他們還得單方面負擔廣告商的損失。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大獲成功后,燦星2013年制作的《達人秀》及幾檔新節目都與電視臺采取了這樣的合作模式。陸偉的判斷是,至少2013年五檔節目中得有三檔具有爆發式增長,才能使公司得到良性發展。
也許正因為此,燦星選擇海外版權購買方面頗為謹慎。他們優先選擇唱歌、跳舞和偶像、選秀類節目,而不是小眾化、專業化、并與國情和國家政策相違背的節目,更不是目前國內電視制作水準達不到的大型道具類節目。
“決定性的2013年”
幾檔海外節目在中國成功著陸之后,衛視們顯然都看到了這個新方向。2013年,真人秀節目數量將達到新高:央視和各大衛視引進海外版權的綜藝節目高達20余檔,其中湖南衛視擁有原版來自韓國的《我是歌手》及備受期待的《the X factor》;浙江衛視有《中國好聲音》《越跳越美麗》等4檔,東方衛視更一口氣推出了6檔。
在陸偉看來,真人秀節目將成為未來電視臺競爭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并不是每一個平臺都有實力、有資金去制作這樣的節目,隨著真人秀節目的增多,我認為各電視臺之間的差距會逐漸拉開。”陸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中國好聲音》播出后,浙江衛視火速躥紅。借由《好聲音》年度盛典暨總決賽,浙江衛視在2012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內全天收視連續四天均列省級衛視第一。而最近幾周,隨著《我是歌手》的開播,湖南臺又連續奪下全國同時段收視第一的寶座。
在陸偉看來,隨著衛視間競爭的白熱化和視頻網站的興起,播出渠道給內容制作方帶來的壓倒性優勢正在不斷削弱�,F在想看娛樂節目,既可以選擇不同的衛視,還能上網。
“無論是新媒體還是電視,要吸引觀眾長期穩定關注一個平臺,只能靠內容。”陸偉說。
雖然“內容為王”、創意也日趨重要,但手握多個海外節目版權的制作公司能否憑借一系列真人秀實現對傳統播出渠道的“逆襲”?
陸偉認為,在與電視臺的博弈中,目前的內容提供方遠沒有達到“占據主動權”的位置。制作公司在數量上和節目制作質量上仍與國外有很大差距,電視臺仍然是各檔重點節目的制作主力。湖南臺《我是歌手》便是由臺內的導演洪濤及其團隊進行制作的。
即便是在制作公司包攬絕大部分節目制作的英國,電視臺本身的力量仍然沒有削弱。有時候電視臺要采購節目,電視臺內部的節目組和制作公司之間還要相互比拼創意。
陸偉把2013年稱為燦星“決定性的一年”,因為他們的節目已經賣進了央視�!吨袊寐曇簟凡コ鲋�,燦星跟央視談妥了《舞出我人生》和《中國好功夫》兩項合約。
燦星方面稱,之所以選擇央視,是因為該節目需要幾位能跟節目捆綁長達三個月、天天練舞的一線明星,“除了央視之外,國內沒有任何一家衛視有這樣的底氣和吸引力。”陸偉說。目前同意參加的明星已經包括張柏芝和容祖兒。
而原創真人秀節目《中國好功夫》則有更為宏大的打算:配合星空傳媒購買嘉禾片庫、擁有多部經典功夫片的版權和改編權的優勢,尋找屬于自己的功夫巨星,為翻拍電影做好準備。“我們需要一個能讓選手迅速獲得全國性影響的平臺,另外我們想表達的東方功夫文化主題相對宏大,央視可能更適合。”陸偉這樣總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