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早盤最低觸及6.2481,較中間價最大跌幅達1.96%,再次逼近2%的跌停水平。周二,在岸人民幣一度觸及6.2578,跌幅達1.95%。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2430,最低跌至6.2481,距離跌停水平僅相差30個基點。截至北京時間13:00,人民幣兌美元報6.2473。
有外匯交易員表示,周二人民幣匯率回升幅度低于預期,刺激今日市場繼續做空人民幣,早盤整體購匯比較多,客盤加上股份制行的自營購匯盤的力道,香港離岸人民幣早盤走貶幅度大于境內,引發套利盤,整體市場做空動力很足。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人民幣貶值壓力主要來自近期美元的強勁升值�?紤]到目前仍然較強貶值壓力,近期資本流出規模也不會校隨著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國內金融市場中的資金價格明顯走高,表明資本外流已經影響到了國內資金面。
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副經濟研究員柳洪認為,從全年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將呈先跌后回走勢。原因包括五個方面:首先,今年下半年美元強勢可能減弱。其次,下半年中國經濟托底將見成效。第三,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第四,深化人民幣匯率改革。第五,經常項目仍將保持順差。
上海某商業銀行交易員的評論稱,“中國央行近幾個月來一直容忍人民幣貶值,如今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各大央行的寬松行動可能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央行主動引導人民幣走弱。”
上周歐洲推出QE和全球各大央行的競相寬松,讓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日益加重。上周四,歐洲央行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從3月起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持續到2016年9月,總規模接近1.2萬億歐元。
自去年底,美國退出QE,以及歐洲、日本等國家推出大規模量化寬松,人民幣開始貶值,全年累計貶值幅度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