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財經要聞

      我國慢性病高發 未來10年將消耗財富5580億美元

      我國慢性病高發 未來消耗財富

          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2009年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首批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縣之一,醫改三年以來,切實減輕了老百姓的“藥擔子”,加上鄉鎮鄉村一體化管理,醫生定期回訪、為村民體檢,暖了鄉鎮老百姓的“心窩子”。

        來自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經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國居民總死亡的構成已經上升至85%。盡管我國醫療衛生部門近年來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積極應對,但仍然存在國民認識不足、防治網絡不健全、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專家表示,我國慢性病已經呈現“井噴”狀態,并且將會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負擔。

        慢性病在我國呈現“井噴”現象

        慢性病并非特指一種病,而是一組疾病。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兼慢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長王健松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慢性病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一組與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相關的病因復雜、病程長、危害嚴重、醫療費用高、多臟器損傷的疾病。在國內,主要指常見的四類�。盒哪X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慢性病已成為當今世界的頭號殺手。衛生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有5700萬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63%,預計203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75%。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慢性病發病人數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國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5%。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慢病中心”)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慢性病已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當前我國已進入慢性病的高負擔期。這個階段呈現“患病人數多、醫療成本高、患病時間長、服務需求大”的特點。

        該負責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慢性病潛在風險也在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危險因素調查推算,我國超重人群超過三億,肥胖人群超過一億,心血管疾病患者超過兩億。世界預測,到2030年,人口迅速老齡化可能使中國慢病負擔增加40%。

        常年研究慢性病防控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專家何權瀛認為“慢性病在我國已經呈現出‘井噴’現象,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慢性病的高發,我們需要積極采取措施。”

        慢性病對經濟造成嚴重負擔

        慢性病已經給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衛生部數據顯示,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中國所有疾病負擔中所占比重約為69%,已遠遠超過傳染病和其他傷害所造成的疾病負擔。

        因為慢性病長病程及對機體的損害,首先影響整個社會的勞動能力。據2008年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因慢性病全國勞動力休工36億天/年(占65%);因慢性病勞動力人口長期失能37億天/年(占75%);預計到2020年將有85%的死亡歸因于慢性病,而70%左右的高血壓、糖尿病、超重肥胖、血脂異常也將會發生在勞動力人口中。

        慢性病對居民個人也帶來的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慢病中心向《經濟參考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176 .9元。罹患常見慢性病住院一次,城鎮居民至少花費人均收入的一半,農村居民至少花費人均收入的1.3倍。心梗冠脈搭橋的住院花費最高,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7.4倍。

        就呼吸系統疾病而言,何權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稱,一項在六大城市開展的對C O PD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者 進 行 的調 查 顯 示 ,2 0 0 6年 ,CO PD患者的年平均直接醫療費用為人民幣11744/人,間接醫療費用為1570元/人,每個C O PD患者的年平均總費用(13314元/人)占家庭總收入(32880元)的40%,C O PD的費用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住院次數呈正相關,據悉目前全國C O P D病人全有3800萬。而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05》,我國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病的人數達250萬至300萬,每年心血管病的醫療費用高達1301.17億元,其增長速度接近當時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的兩倍。

        慢性病的高發也正在快速消耗社會積累的財富,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慢性病防治占中國醫療費用的80%,在今后10年中,中國因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將產生558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到2015年中國慢性病直接醫療費用將超過5000億美元。而根據最新統計,2011年全國醫藥衛生費用規模已達到24000億元,較上年凈增4000億元,即是醫藥衛生費用20%的增長速度未來或仍將持續。今后,慢性病仍將占用預防疾病的大量醫療資源。

        而根據世界銀行預測,如果我國心腦血管病死亡率能降低1%,在未來30年,總體凈經濟效益將相當于2010年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68%,相當于10.7萬億美元。

        “慢性病帶來的不只是經濟負擔,對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整體幸福感也是極大的耗損。”王健松說道。

        疾病防治體系有待改善

        我國慢性病的高發態勢,已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2009年煙草框架公約在我國的正式生效以及2009年國務院通過的全民健身條例,在“十二五規劃”里更是提出了“人均預期壽命增長一歲”的目標。自2010年開始,衛生部開展了慢性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已在全國建成39個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2012年5月8日,衛生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提出“十二五”時期是加強慢性病防治的關鍵時期,要把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作為改善民生、推進醫改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措施,盡快遏制慢性病高發態勢。這是中國政府首次針對慢性病制定的國家級綜合防治規劃。

        即便如此,我國慢性病防治工作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慢病中心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全社會對慢性病嚴重危害普遍認識不足;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網絡尚不健全,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基層衛生機構的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王健松告訴記者,與傳染病不同,慢性病病因復雜,與生活方式、個人習慣和生態環境有關。但相應的,公眾在這方面的教育和認識明顯不足。

        我國疾病防治體系有待改善。王健松表示,從解放初期開始我國疾病防治體系的重點就是防治傳染病,在經歷了SA R S和禽流感的沖擊后更是如此,但對慢性病的防治并沒給予同等的重視。在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方面仍存在問題“如今很多醫院都在不計成本地采取各種高精尖的方式去降低死亡率,但是卻沒有很好地考慮降低發病率。”王健松稱,盡管我們正在努力建立疾病治療三級網絡,但資源投入明顯不平衡,一些大醫院發展過度膨脹而基層衛生機構資源不足,這也使得慢性病防治進程緩慢。

        對于有些疾病如慢阻肺的認識不足。有呼吸道疾病專家告訴記者,在《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重大疾病死亡率統計中,沒有將慢阻肺單獨列項,而是歸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總體統計中,慢阻肺的相關統計數據長期缺失、慢阻肺的發病率長期被低估。而基層醫療機構治療儀器的普遍缺乏,也導致我國慢阻肺的早期診斷率較低,致使許多患者失去早期干預時機。何權瀛表示,現在我國的慢性病醫療模式多是“因癥就診”:只有在慢性病表現出明顯癥狀的時候才去就診,在診療之后狀態好一些就停止治療“這種診斷只會使病人的體內機能每況愈下。”

        補償機制不完善也深深影響醫療機構對慢性病的防治。何權瀛教授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自從1993年開始率先在國內開展對哮喘病患者的教育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了“哮喘專業門診”“哮喘宣教中心”和“哮喘患者協會”三位一體的哮喘病患者教育管理模式,最終使得哮喘病的有效控制率達到80%,遠遠超過了亞太地區哮喘病百分之十幾的有效控制率。但因為沒有經費來源等原因,這項研究如今進展困難。

        王健松表示,慢性病防治要堅持以預防為主,要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控綜合機制,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同時加大基層醫院建設,構建對患者“從生到死,分級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經濟參考報)

      • 相關閱讀
      • 我國14名保釣者被日方逮捕

        昨日16時20分左右,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成功抵達釣魚島,7名保釣人員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

        時間:08-16
      • 我國向瀾滄江放流66萬余尾珍稀土著魚種

          15日,由農業部、云南省政府主辦的2012年瀾滄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西雙版納舉行。這次增殖放流活動向瀾滄江放流了66.2萬尾瀾滄江流域的珍稀土著魚種�! 私�,當天的放流活動有政府官員、專家、志愿...

        時間:08-16
      • 我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

          記者15日從國家電網促進風電等新能源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并網風電達到5258萬千瓦。其中,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并網風電達到5026萬千瓦,六年年均增速87%;2011年風電發電量706億千瓦時,年均增速96...

        時間:08-16
      • 平安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45% 未來將增加住房按揭貸款

          16日,平安銀行發布了整合后的首份半年報。報告顯示,上半年平安銀行凈利潤達68.7億元,同比增長45%。在當天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銀行行長理查德表示,未來將增加住房按揭貸款業務�! ∩习肽�,平安銀行資產...

        時間:08-16
      • 香港保釣船遭重創恐無法返航 未來或進博物館

          據報道,日媒傳出消息,香港保釣船&ldquo;啟豐二號&rdquo;上的14人(包括兩名鳳凰衛視記者)已經全部被日本沖繩縣警方逮捕。報道稱,&ldquo;啟豐二號&rdquo;被日艦重創,僅理論上仍能續航返回�! 蟮婪Q,香港&l...

        時間:08-16
      • 劉翔:未來當然想回到賽場

          劉翔回來了!昨天的浦東機場,家鄉的太陽照在劉翔的臉上時,他也露出了微笑,他說&ldquo;回家很高興&rdquo;,再度受傷退賽的陰影似乎全都消散。雖沒法預測能否再戰奧運,但劉翔內心的斗志,并未遺忘在倫敦,那個...

        時間:08-15
      • 我國建立專業研究所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的消息稱,科技廳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同成立廣西北部灣中華白海豚研究所,以研究保護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珍稀動植物�! ‰S著廣西沿�,F代重化工業布局加快形成,北部灣經...

        時間:08-15
      • 我國開建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經我國政府批準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目前已經啟動設計建造,并計劃在2014年投入使用�! 榻B,我國新建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設計載員90人,輕載排水量為8000噸級,船長約12...

        時間:08-14
      • 陜西未來三天陰雨為主 陜南西部地區或降暴雨

          8月13日,西安的天空陰沉著,空氣濕得似乎可以擰出水來,一場大雨似乎一直在醞釀中,可是直到下午5時,市民也沒有盼來一場涼爽的好雨。今天已是末伏第8天了,在末伏的最后3天,我省將以陰雨為主,天氣涼爽舒適。...

        時間:08-14
      • 我國多地試點反酷刑 20省市已允許嫌犯說謊

          ◎蕪湖市看守所廁所多了一項功能&mdash;&mdash;&mdash;在押人員可以在里面秘密書寫投訴信,再悄悄地投入投訴信箱。盡管廣為告知,試點之初,在押人員還是不敢投訴。打破&ldquo;不敢投訴&rdquo;僵局的是一起投訴事...

        時間:08-1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