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持續不斷的高溫,一面是中秋、國慶兩節臨近,今年的螃蟹能如期、足量、物美價廉供應到市民的餐桌上嗎?8月16日,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市高淳區的螃蟹養殖大戶處獲悉,眼下正值大部分螃蟹進入第五次蛻殼的關鍵期,而持續高溫對螃蟹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在江蘇銀保監局的指導下,江蘇人保迅速開展理賠實地勘察,第一時間啟動預賠付程序,以解養殖戶燃眉之急。此外,江蘇人保還啟動了對南京溧水區受損水稻的預賠付程序,并給出第一筆預付賠款。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中秋節前螃蟹價格可能高開 節后預計恢復平緩
8月16日,記者來到位于南京市高淳區的一處受損塘口。距離塘口還有十幾米,就能聞到濃濃的水產養殖的味道。走近一看,水塘邊的水草,有的已經因高溫而腐爛。記者了解到,水草可以降溫,也有助于溶解氧的形成,但在高溫下,水草生長不好甚至腐爛,溶解氧不足,螃蟹就不愿進食,那些生命力不強的就很難熬過去。
螃蟹養殖戶、南京良莊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龍介紹,若不是今年的極端高溫,眼下螃蟹應該進入第五次蛻殼期了,最快8月底就可上市。但今年恐怕大概率要推遲了,產量也會降低。
“接到人保說可以賠付的電話時,我太開心了。之前每畝只交了十幾元的保費,沒想到能解燃眉之急�!睆埫鼾埥榻B,他養了620畝的螃蟹,已經投入了三分之二的成本。保險賠付雖不能完全彌補損失,但也能減輕壓力,增強信心,“政策性保險給我們托底,這很關鍵。如果一直虧損,養殖戶的膽子會變小的�!�
這一險種,全稱叫“江蘇省地方財政補貼內塘螃蟹水文指數保險”,于2012年在國內率先開發。高淳的螃蟹養殖大戶邢青松獲賠了第一單。他坦言,真切感受到了政策性農業保險給產業發展帶來的保駕護航作用。如今,他率領的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有社員3218戶,養殖面積13.68萬畝,帶動農戶10萬多戶。
邢青松介紹,第五次蛻殼對螃蟹的品質非常重要。蛻得好,二兩的螃蟹能蛻出四兩,三兩的能蛻出半斤或六兩�,F在對螃蟹來說,就像“保胎”一樣,“保得好”的就能“足月順產”,“保不好”的就熬不過高溫夭折了。水體里要放足夠的營養,幫助螃蟹挺過高溫期。他認為,產業化后,養殖戶不能光靠天吃飯。此次預賠付款拿到后,他將用于新品種的研發和技術保障。
邢青松預計,由于今年中秋來得早,估計節前上市的螃蟹,可能會比往年少。價格方面,節前上市的會高開,節后的價格就平緩了。
“在可高可低時就高不就低” 牢牢保證“菜籃子”和“米袋子” 在溧水區東屏街道和平村外的稻田,記者看到,由于地處丘陵,灌溉受限,高溫已經導致有的地面干裂。查勘旱情的工作人員,幾分鐘內襯衫就被汗水濕透。該村黨總支書記經邵武惋惜地說,“如果不是干旱,再過10天,這些早稻就可以揚花起穗了�!睋P花起穗后,再過40天就可以收獲了。和平村組織了農民綜合社,水稻經過加工,可以直接向外銷售大米。今年不少水稻受損,江蘇人保對損失預付了賠款。經邵武表示,預賠付款可在抗旱工作中發揮作用,也能為后續的生產恢復提供動力與生產資金。
據介紹,2021年,江蘇人保在南京地區參保農戶15.12萬戶次,總簽單保費2.11億元,總保險保障金額超過62.19億元,承保范圍基本覆蓋全南京市絕大多數重要農產品。
人保財險江蘇省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在賠款預付現場表示,預賠付資金將盡快到位,以解農戶、養殖戶的燃眉之急;最終損失確認后,也將盡快賠付到位。人保將從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農民利益的角度,主動迅速、科學精準地做好理賠服務,開好綠色通道,“在可高可低的情況下就高不就低”,將理賠款盡快送達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手中,牢牢保證市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