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1日電 國新辦21日就近期投資、財政、金融有關數據及政策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在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促進民間投資發展,著力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努力保持民間投資穩定增長態勢。
3月21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介紹近期投資、財政、金融有關數據及政策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會上有記者提問: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民間投資由負轉正,如何看待當前民間投資的發展態勢,下一階段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
對此,劉蘇社表示,民間投資是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也是民營經濟活躍度的“晴雨表”。國家發展改革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支持和促進民間投資發展。去年以來,出臺了促進民間投資的17條政策措施,推動解決民營企業的問題訴求,建立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機制,也向社會公開推介重大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等,大力營造民間投資發展的良好環境。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顯示,截至2月29日,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項目共計1612個,總投資規模2萬多億元。隨著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去年后幾個月全國民間投資增速逐步企穩,今年1-2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4%,增速由負轉正,可以說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圖為劉蘇社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劉蘇社還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促進民間投資發展,著力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努力保持民間投資穩定增長態勢。
第一,完善制度環境,讓民營企業“安心投”。目前正在研究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為更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民間投資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第二,拓寬投資空間,讓民營企業“有的投”。主要是推動地方和相關行業落實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機制,管好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中的民間投資引導專項,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第三,強化要素保障,讓民營企業“投得好”。建好用好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通過投貸聯動、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等機制,加強民間投資項目的融資和用地等要素保障,促進更多的民間投資項目落地實施。同時,還要加強對促進民間投資工作的評估調度,充分調動地方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積極性,推動各方面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