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1日電 國新辦21日就近期投資、財政、金融有關數據及政策情況舉行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會上表示,近年來,財政部積極參與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目前我國關稅總水平降低至7.3%,處于全球較低水平。
廖岷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日前,全國兩會已經閉幕,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舉措均已發布。同時繼續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展現了中國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的信念和決心。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剛剛印發了《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行動方案》,期待更多舉措落地。
廖岷表示,對于中資企業而言,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是國內市場,但是對于外資企業而言,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是其最重要的國際市場之一。因此,推動實施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對于全球投資者“走進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會越來越多轉化為全球共享的機遇,開放的中國大市場也將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的新機遇。
廖岷提到,近年來,財政部積極參與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具體如下:
一是持續降低關稅總水平。目前關稅總水平降低至7.3%,處于全球較低水平。
二是積極參與國際稅制改革、多雙邊財經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經驗。
三是在政府采購中,我們對內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對區別對待內外資企業的規定和做法進行清理和整治。
四是注重與外商投資者和企業溝通,積極解決他們在政府采購、涉企稅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我們專門有相關機制,收到信息后都會及時調查處理。
五是與多國實現了會計標準、審計標準的互認,支持跨國投資、貿易和金融活動。
六是在健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加大財政經費的保障力度,支持開展專利商標的審查、知識產權運用促進等工作,全鏈條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廖岷還指出,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破制約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加快構建統一大市場,為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