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劉育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2日在北京發布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互聯網發展亮點紛呈,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和各類互聯網應用有力助推了經濟回升向好。
——數據鴻溝不斷彌合。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
2023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26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788萬人,城鄉上網差距進一步縮小。2577家老年人、殘疾人常用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超過1.4億臺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完成適老化升級改造,群體間數字鴻溝持續彌合。
——“國潮”成數字消費新增長點。2023年,中國網上零售額達1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連續11年穩居全球第一。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商首席專家李鳴濤介紹,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保持較快增長,成為外貿重要新動能。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比全國進出口增長速度高出15.4個百分點。
國貨“潮品”消費、綠色消費、智能產品消費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不斷形成。在網上購買過國貨商品的用戶,占網絡購物總體用戶的比例達58.3%。在網上購買過綠色產品的用戶,占網絡購物總體用戶的比例達29.7%。
——微短劇蓬勃發展。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10.67億人,占網民整體的97.7%。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周結介紹,2023年,以微短劇為代表的網絡視頻內容蓬勃發展,實現“量增質升”。2023年微短劇拍攝備案量達3574部、97327集,分別同比增長9%、28%。
網絡視頻平臺紛紛推出精品扶持計劃,鼓勵高質量微短劇創作。同時加快出海步伐,將海外本土化題材與中國短劇敘事結構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文化以更加新穎、更具活力的方式走向海外。
——在線旅行預訂大幅增長。在各類互聯網應用中,在線旅行預訂和網約車的用戶規模與網民使用率同比增幅最大。截至2023年12月,中國在線旅行預訂和網約車用戶規模分別達5.09億人和5.28億人,同比分別增長8629萬人和9057萬人。
“2023年旅游市場快速復蘇,重要節假日的國內旅游出游人數、旅游收入等指標水平均已全面超過2019年同期。在此大背景下,出行人數的顯著增加激發了對在線旅行預訂和網約車服務的潛在消費需求�!眹倚畔⒅行脑紫畔煆埿录t表示。
——國產大模型產品不斷涌現。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2023年互聯網行業最主要的發展熱點,吸引即時通信、搜索引擎、在線教育、無人駕駛等多個領域的企業積極投入技術力量進行研發。文心一言、通義千問、訊飛星火等國產大模型產品不斷涌現,在智能芯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多個領域實現創新。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劉郁林表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超4400家。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有力促進下,實體經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加快,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賦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