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

      圖靈獎得主希發基思:中國可以在自主人工智能上取得領先地位

        中新網3月26日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于2024年3月24-25日舉行。3月24日下午舉行了“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專題研討會”,Verimag實驗室創始人、2007年圖靈獎得主約瑟夫·希發基思在“小組討論一”環節的發言中表示:中國可以利用自身龐大的工業系統,在邁向自主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取得領先地位。

        約瑟夫•希發基思指出,當今世界,對人工智能的終極目標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它應該是通用人工智能,旨在構建超越人類思維能力的,在醫療保健、金融、交通運輸和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做出有效決策的超級智能代理。另一些人則認為,其終極目標是實現自主的人工智能,構建具有人類水平的智能機器,能夠替代人類在現有組織中的工作,如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工廠、自治的網絡等等。但是目前我們所擁有的,還是一個弱人工智能,是智能助手,它通過與用戶的互動來提供服務。約瑟夫•希發基思相信現在有三種不同的人工智能使用方式,包括作為助手、作為監視器、作為控制器來。中國可以利用自身龐大的工業系統,在邁向自主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取得領先地位。

        人工智能面臨兩種主要風險,一種是技術風險;另一種是人為風險,它可以通過監管或者法律的框架來控制。對由于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自動化導致的失業問題,也可以通過適當的社會政策來應對。除此之外,還有兩種社會性風險,一種是怎么在選擇和性能之間取得平衡,如果我們不能確保系統是以公正、中立的方式使用可靠信息,則不要將決策權交給系統;另一種就是性能的提升,我們要考慮其是否與人類控制的缺失相平衡。

        對于怎樣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監管框架,約瑟夫•希發基思表示,人們都認識到必須要對人工智能進行監管,但對在實際中如何進行監管并沒有達成一致。歐盟和美國之間,在人工智能監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歐盟擁有更嚴格和更完善的人工智能監管法律,尤其是它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和《數字服務法案》,采用風險管理的方法,要求人工智能系統在關鍵性的應用中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美國的監管相對較少有強制性,例如它發布的《人工智能行政命令》,就包括一些建議和指導性意見。美國的監管者和大型科技公司的立場是一致的,他們倡導符合倫理的人工智能原則。但是從技術角度看,它并不是基于非常嚴格的技術標準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評估。

        約瑟夫•希發基思認為,目前聯合國倡導的關于人工智能全球監管框架能夠達成一致的機會并不大。美國正在利用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推行一種自我調節、以市場為中心的監管方法。但事實上,只有通過在自主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并和相關國家聯手建立安全的人工智能監管制度,才能夠推動人工智能監管的大踏步前進。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