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李曉喻 呂少威)盡管“脫鉤”“去風險化”等對企業正常決策造成干擾,大批跨國公司仍選擇投資中國。26日舉行的“投資中國”2024首場標志性活動期間,多位外企高管表示,將繼續加大對華投資。
中國日本商會會長、松下控股集團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松下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加大對華投資。過去四年,松下已經在中國新建18個投資基地,2024年度還有新投資計劃。
日中投資促進機構秘書長岡豐樹透露,根據該機構最新調研,表示將維持或擴大在華投資的會員企業占比高達93%。
他表示,今后該機構將致力于增進日本廣大中小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對華投資。
不少美國企業也在“用腳投票”,計劃加大對華投資。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稱,今后將持續擴大在華業務。近期,阿斯利康已宣布投資4.75億美元在無錫建立新的小分子生產工廠,還將投資7億美元在青島建立吸入式藥物生產基地。
目前,阿斯利康已將上海定為該公司的第五個全球戰略基地,與位于英國、瑞典和美國的基地并列。
艾伯維是一家總部位于北芝加哥的美國生物制藥上市公司。該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國際治療領域總裁科爾奇說,2023年底該公司已在中國大幅增加200多名員工,充分表明其對中國市場前景的信心。今后,艾伯維計劃將中國打造為該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場之一,到2030年在華推出超過30個新產品或新適應癥。
“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科爾奇對中新社記者說,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大主要引擎,中國一直在為包括艾伯維在內的跨國公司帶來巨大機遇。
據中方統計,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新設外資企業數達7160家,同比增長34.9%,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
外企紛紛加碼對華投資,與中國經濟穩步回升向好,高新技術領域競爭力增強密切相關。
如本間哲朗所言,中國如今不僅是制造大國、消費大國,更是創新大國和工程師大國,是外資企業磨練競爭力的“訓練場”。
蘇博科也說,之所以選擇投資中國,是因為中國在推動全球生物制藥行業創新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利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可再生能源來塑造醫療保健產業未來方面,中國已處于“領先地位”。
此前,中國已圍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發布專門行動方案,提出持續推進電信、醫療等領域擴大開放。此外,還將全面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為外商辦理來華簽證提供便利。
有分析人士指,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更多外企投資中國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