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8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上午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圍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作介紹。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趙龍在會上表示,福建將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今年力爭新增1000家以上。
會上,有記者提問:今年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各行各業在關注,各地也都在積極行動。作為東南沿海經濟大省,福建如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趙龍表示,對福建而言,發展新質生產力尤為迫切。大家知道,因為一些歷史原因,福建的創新一直是個短板。同時,福建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正當其時,因為福建有良好的實體經濟基礎和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更為重要的是,福建人敢闖敢拼,創新意識很強,創新氛圍也非常濃厚。福建將牢牢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堅定不移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福建將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今年的目標是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8%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1.3萬家。
二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質優,福建將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智改數轉”,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促進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福建將結合落實國家部署的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再推進1000項以上的技改項目。福建還將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今年力爭新增1000家以上。
三是綠色低碳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福建將發揮福建在清潔能源、綠色產業上的優勢,大力發展動力電池、海上風電、新型儲能等產業,壯大綠色服務業,打造節約、循環、綠色低碳的供應鏈。福建的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63%,這是福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優勢,福建將盡快實現全省的制造業企業100%使用清潔和綠色電力。
四是要素保障。主要是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高效流轉。這方面,福建的目標是企業想得到生產要素就能快速得到,想轉出生產要素也能快速轉出。比如,福建正積極盤活低效用地,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去年,通過這項改革舉措,全省新增標準化廠房超過了500萬平方米,今年在全省更進一步大范圍地推進,預計可新增2000萬平方米以上。
五是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繼續提高政務服務能力,加強法治保障、促進誠信體系建設、保護知識產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方面發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比如,在政務服務方面,福建將用好全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推進“數據最多采一次”“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從而全力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